大家好,斋饭 *** 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庙里斋饭的 *** 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斋饭 *** 和庙里斋饭的 *** 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十八罗汉名称 *** 介绍和排名
1、十八罗汉是 *** 十八位尊者,指 *** 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护持 *** 的阿罗汉,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曾经是强盗出身。
2、中国的十八罗汉是由十六罗汉加上两位罗汉,乾隆所钦定的十八罗汉。分别是:
3、宾度罗跋啰惰阇(Pindola-bhara *** aja)
4、迦诺迦跋厘惰阇(Kanaka-bhara *** aja)
5、嘎沙鸦巴尊者(Kasyapa迦叶尊者)
6、纳答密答喇尊者(Maitreya弥勒尊者)
7、 *** 佛为使佛法在佛灭度后能流传后世,使众生有听闻佛法的机缘,嘱咐十六罗汉永住世间,分局各地弘扬佛法,利益众生。 *** 传到中国后,十六罗汉成为艺术家创作的题材,后来演变成为十八罗汉。
8、之一位是坐鹿罗汉,全名宾头卢·颇罗堕,又名坐鹿罗汉,其名译为「不动利根」,如如不动,利根坚固。现童颜白发长眉笑面之相。他曾经骑着他的鹿进皇宫劝说国王学佛修行。
9、第二位是欢喜罗汉,又称迦诺迦代蹉尊者,妖魔除尽、玉宇澄清扬手欢庆、心花怒放,他清楚世间一切善丑恶,以前,他是古印度一名雄辩家,他在辩论时,常面带笑容。
10、第三位是举钵罗汉,他化缘的 *** 与众不同,是高举铁钵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称其为“举钵罗汉”。
11、第四位是托塔罗汉,苏频陀尊者驻山王 *** 拉。双手握经。生于竹叶地,父为富有长者。刚生下来时,全身长满毒痈,尽管 *** 全力医治,但仍未痊愈。他是佛陀所收最后一名 *** ,因为怀念佛陀而常手托佛塔。
12、第五位是 *** 罗汉,又名为大力罗汉,因为他过去是武士,所以力大无穷,能搬动任何重物。
13、第六位是过 *** 汉,他是一名贤者,过江似蜻蜓点水。他的母亲 *** 临盆,是在跋陀罗树下产下他的,因此就为他取名跋陀罗,并将他送去寺门出家。
14、第七位是骑象罗汉,他原本是一名驯象师。
15、第八位是笑狮罗汉,原是一名猎人,因为学佛,所以不再杀生,狮子来谢,故有此名。
16、第九位是开心罗汉,开心罗汉在出家前是一名乞丐,曾袒露其心,使人觉知佛于心中,所以就叫做开心罗汉。
17、第十位是探手罗汉,因他打坐时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将一腿架于另一腿上,即单盘膝法,打坐完毕即将双手举起,长呼一口气。
18、第十一位是沉思罗汉,沉思罗汉是 *** 的亲生儿子,佛陀十大 *** 中,佛法道行居首位。
19、第十二位是挖耳罗汉,习惯上称那先比丘,以论耳根清净闻名,所以称挖耳罗汉。
20、第十三位是布袋罗汉,因为布袋罗汉经常背着一个布袋,笑口常开。现今也被叫做布袋弥勒。
21、第十四位是芭蕉罗汉,因为他出家后常在芭蕉树下修行,终于在芭蕉树下修成正果,所以叫芭蕉罗汉。
22、第十五位是长眉罗汉,跟骑象罗汉一样,也是佛的侍者,传说自从出生时就有了两条长眉了,所以叫做长眉罗汉。
23、第十六位是看门罗汉,是半托迦的弟弟,为人尽忠职守。
24、第十七位是降龙罗汉,龙王偷佛经,他降服了龙王,夺回佛经,立了大功,所以叫做降龙罗汉。
25、第十八位是伏虎罗汉,因为在寺庙外经常遇到一只饥饿的老虎,他经常把斋饭分给这只老虎吃,所以就叫伏虎罗汉。
26、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八罗汉
2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十八罗汉
二、国清寺的斋饭外人可以吃吗
浙江天台山上国清寺向游人提供斋饭的,价钱也不过,2元/人,可以随意吃到饱。不过,要在十点之前购买饭券,因为斋饭堂十点半就开饭了。
1、国清寺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天台县城关镇,始建于隋开皇 *** (598年),初名天台寺,后取“寺若成,国即清”,改名为国清寺。寺庙占地面积7.3万平方米。
2、隋代高僧智越在国清寺创立天台宗,为中国 *** 宗派天台宗的发源地,影响远及国内外。鉴真东渡时曾朝拜国清寺。日本留学僧最澄至天台山取经,从道邃学法,回国后在日本比睿山兴建沿历寺,创立日本天台宗,后尊浙江天台山国清寺为祖庭。
三、斋菜等于素菜吗
1、斋菜不等于素菜。斋菜是不包括素菜中葱蒜等有强烈辛辣气味的食物,所谓“五辛”。
2、(术语)过正午不食曰斋,持斋谓受持斋法而不违越也。释氏要览曰:‘斋,起世因本经云:乌脯沙陀,隋言增长,受持斋法增长善根故。 *** 以过中不食名斋。’大日经一曰:‘愚童凡夫犹如羝羊,或时有一法想生,所谓持斋。’真言宗所立十住心之第二为‘愚童持斋心。’(《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释义二:过了正午不食叫做斋,持斋就是受持斋法。(《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3、(术语)持素食之法。即不食肉食也。(《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释义二:受持素食,亦即不食肉及五辛。(《佛学常见辞汇》陈义孝编)
四、化缘的碗叫什么(钵盂 *** )
1、钵是僧人、和尚的食器,有些僧人或者是和尚在游历或者某些时刻没有食物来源就会用钵到寻常百姓人家化缘充饥,例如在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 *** 记》中, *** 师徒就经常用钵去化缘裹腹。
2、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 *** 的创始者 *** 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 *** ,舍弃王位,出家修道。
3、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 *** 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的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 *** 成道纪念日”。
4、“腊八”是 *** 的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 *** 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
5、据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 *** 。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 *** 的保佑,所以 *** 把它叫做“佛粥”。
6、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的“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的余粮,到腊“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7、腊八粥在古时是用红小豆、糯米煮成,后来材料逐渐增多。南宋人周密著《武林旧事》说:“用胡桃、松子、乳覃、柿覃、柿栗之类做粥,谓之“腊八粥”。至今我国江南、东北、西北广大地区人民仍保留着吃腊八粥的习俗,广东地区已不多见。
8、化缘和要饭的区别是化缘是结一风善缘,乞讨是祈求别人来帮助自己。
9、化缘指的是寻找缘分的行为,也就是说去寻求某种缘分的行为。化缘一般来讲,是属于和尚到外面进行寻找缘分的行为。化缘的目的是为了祈福,并且还可以宣传 *** 知识。乞讨指的是在外面讨要的行为,也就是说在外面无偿进行索取的行为。乞讨一般来讲是属于乞丐的行为,被人瞧不起。
10、因为 *** 认为,能布施斋僧的人,即与佛门有缘,僧人以募化乞食广结善缘,故称化缘。还可以指为了佛事而进行的一切募化活动,不单指乞食。本义是佛、菩萨高僧等示现教化众生的因缘。所谓化缘,乃指化度的因缘。
11、化缘一词,本极庄严,比如释迦世尊,是为一大事因缘而出现于世,此一因缘,即为化缘,即为化度众生的因缘,教化众生,渡过生死大海,便是化缘。 *** 入灭之时,还说应可度者,若天上人间,皆悉已度,其未度者,皆亦已作得度因缘。
12、这个“碗”是李世民赐给 *** 的,名叫紫金钵,因此徒弟三人并没有这个碗。
13、紫金钵是作品《 *** 记》中很重要的一个道具。它是太宗李世民皇帝赐予唐三藏用来化缘的钵盂。但是,这并不是它更大的作用。当四个 *** 和徒弟经过九九八十一难而到达大雷音寺的时候, *** *** 给了他们师徒几人经书。但是 *** 的两个徒弟因为没有从师徒四人那里要到好处,于是 *** 的 *** 便给了他们无字经书。这时孙悟空便去告诉 *** 这件事,可是 *** 并不拿他当回事。他说:“你不能让子孙后代没有钱使用。” *** 只能很不情愿将紫金钵给了 *** 的 *** 以换取 *** 。因此,这个紫金钵也为师徒四人的取经之路做出了贡献。
14、然而 *** 的本意却不是为了要那些钱财,钱财对 *** 来说也无甚用处。他这么做应该只是想要让世人明白一个道理,真经的价值是比这些财富还要珍贵的。 *** 也说过,有过艰难困苦的经历,却被用无字经书打发,说白了就是这些苦难不被看重不被认为值得换取经书。
15、 *** 做经书是为了让人开悟和领会真谛,然后从苦海中解脱出来,如果自己不认为自己珍贵,那么世 *** 会瞧不起你,不觉得你珍贵,只有用重金 *** ,才会有人重视起来。这就成为了要用重利换取经书的理由了。而紫金钵就承担了这个角色,它作为皇帝亲赐予唐三藏的御品,是独一无二,极为珍贵的东西,要用它来换取真经也不足为奇。
16、出家人外出化斋,称为”托钵“,盛斋饭的器皿就是钵。
文章分享结束,斋饭 *** 和庙里斋饭的 *** 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