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汉中的厚朴之乡,以及中国厚朴之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位于哪个省哪个市
南郑区位于陕西省汉中市西南部,地处东经106°30_-- 107°22_,北纬 32°24_-- 33°7_之间。县域南部与四川省通江县、旺仓县接壤,边界长度分别为48.7公里、94.2公里、15.8公里;西与陕西省宁强县、勉县为邻,边界长度分别为37公里、83公里;东与城固县、西乡县毗连,边界长度分别为79.3公里和39公里;北与汉中市汉台区隔江想望,边界长度为40公里,县界总长度围437公里。县境东西最长直线距离83公里,南北79公里,全县总面积2823平方公里。县 *** 驻地城关镇周家坪村,位于县境北部,东北距汉中城12公里,距陕西省省会西安390公里(经佛坪、周至县)。有跨省公路汉中~南江路穿城而过;距汉中火车站13公里,距汉中飞机场10公里。
镇:城关镇、圣水镇、大河坎镇、协税镇、梁山镇、阳春镇、高台镇、新集镇、濂水镇、黄官镇、青树镇、红庙镇、牟家坝镇、法镇镇、湘水镇、小南海镇、碑坝镇、元坝镇
乡:胡家营乡、歇马乡、郭滩乡、忍水乡、两河乡、塘口乡、喜神乡、高家岭乡、西河乡、福成乡、白玉乡、魏家桥乡
南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考古工作者在县境北部的梁山地区发现的旧石器时代和 *** 遗址遗物证实,南郑地区早在数十万年前即有古人类生息繁衍;原始公社时期,已有较发达的农 *** 、手工业。南郑是汉水流域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人类社会从古到今各个时期的承载、延续踪迹都可以在这找到。
南郑在周代即为汉水上中游地区重镇,战国时期置县。为陕西置县最早的县之一。自公元前451年秦筑南郑城后,厉为汉中郡.道.府附郭首县。
汉高祖刘邦为汉王时曾以南郑为都城;汉末张鲁在此建立正教(五斗米道)合一的 *** 将近30年;
三国时蜀汉与曹魏在南郑地区进行过激烈较量;
晋武帝泰始年间,南郑为梁州及汉中郡治所。西魏废帝三年(554年),南郑县改为光义县,治所不变;隋开皇初年复称南郑县;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废汉川郡置梁州,南郑为州治所;太宗贞观元年(627年),南郑为山南道梁州属县;
宋代,南郑为府辖县及路、府治所;
元朝(1271~1368年)设陕西行中书省,南郑为兴元路路治,南郑县正式划归陕西;
明朝时期南郑为汉中府治,其间明末农民 *** 军在南郑地区留下众多可歌可泣的斗争史话;
清朝时期南郑属陕西布政司汉中府辖县。
*** 17年(1 *** 8年),撤销汉中道,南郑县直属省辖。20世纪30年代初,南郑县是中国工农红军创建的川陕 *** 根据地之重要组成部分,1949年12月6日,南郑县被中国人民 *** 解放,随即将南郑分置为南郑县与南郑市。南郑县迁治与汉中城东的十八里铺,除汉中城及郊区归南郑市外,其余集镇和乡村仍由南郑县辖领。
1954年底,将四川省通江县的碑坝区划归南郑县。1958年底撤销南郑县,辖区并入汉中市。1961年9月县市分设,划汉江以南原南郑县辖的冷水、汉山、红庙、南海、碑坝五区及原褒城县辖的高台、新集、黄官三区和原黎坪中心区的部分区域为南郑新政区。
今南郑县实为两省四县(区)边缘地区组成的老名新县,属陕西省汉中市(地级)辖县。1996年6 *** 省人民 *** 批准,撤区并乡,将原来县辖的9区、10镇、58乡合并为19镇、19乡;2001年11月,经陕西省人民 *** 批准,合并乡镇,全县辖18镇、12乡。乡镇以下行政村501个,村以下村民组3805个。2002年4月,成立社区居民 *** 会14个。
南郑在陕西的地貌分区中,属陕南山地的组成部分。境内横东西的米仓山构成地貌骨架,汉江环绕东北部,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分布。县域由北向南依次为平原区(属汉中平原一部分)、低山丘陵区(属大巴山低山丘陵的一部分)、中山区(属米仓-大巴山构造剥蚀中山的一部分)。三种主要地貌的面积分别占全县总面积的11.8%、22.5%、65.7%。全县更低处是圣水镇东部的汉江河滩,海拔484米;更高点在南部碑坝镇与四川省交界的铁船山,海拔2468米;相对高度差1984米。
本县主要河流有9条,除汉江过境外,以米仓山主脊为界,北坡有濂水河、冷水河、漾水河汇入汉江;南坡有西流河、碑坝河、后河、长潭河、焦家河汇入四川省嘉陵江。河流总长度365.4公里。有10平方公里以上流域面积的支流65条,总长886公里。河网密度每平方公里0.46公里。河流年径流深835.14毫米,径流总量多年平均为2352亿立方米,年内分布以7---10月更高,占全年的53.7%;5、6月径流量仅占全年的16%,造成部分区域夏季水稻 *** 秧时用水困难。
气温2002年是更高年,冬无严寒,夏季酷热,冬、夏、秋气温持续偏高,前年平均气温15.1,较常年偏高0.9,是有记录以来的更高年。
全县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储量较大,品味较高。现已发现的矿产资源24种,矿产地139处。已经过不同程度的勘查,有探明基础储量及资源量的矿产10种,矿产地24处,矿产资源中,金属类8种:铁、钛、钒、铜、铅、锌、镍、钴;非金属类16种:白云岩、石英岩、石英砂岩、玄武岩、长石、黄铁矿、磷、石灰石、高岭土、砖瓦粘土、大理石、花岗岩、水晶、重晶石、煤、矿泉水等。金属矿产主要分布在碑坝地区,非金属矿分布在浅山丘陵地区。矿藏中,石灰石、花岗岩、石英砂石、白云岩、高岭土等,在汉中占有重要位置,尤以分布在上、下梁山的石灰石储量大,达12613万吨,且品位高,易开采。硅矿储量约1000万吨。铁矿882万吨,已探明储量的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按1990年不变价)估算约754亿元。目前除已经或初步开采的14种矿产外,其余尚待开发利用。
南郑地处南北过渡地段,适宜多种动植物生长繁衍。人工栽培植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洋芋、红薯、油菜、烟叶、花生等。蔬菜主要有萝卜、白菜、番茄、黄瓜、苦瓜、茄子、山 *** 、瓜类等34种。此外,水生经济作物如莲藕、遍布河塘。野生植物以乔灌木、中 *** 材、花、草为主。已知乔灌木57科、1 *** 种,主要有油松、巴山松、马尾松、漆类,杉、柏、椿、竹等;还有油桐、油茶、茶叶、柑、桔、棕榈、楠竹等 *** 带树种; *** 用树种主要有杜仲、厚朴、樟类;珍稀树种主要有冷杉、银杏、粗榧、鹅掌楸等约14科、18种。中草 *** 用植物品种多、品质好、数量多,计有661中,已开发169种。大宗 *** 材主要有杜仲、天麻、黄姜、乌 *** 、 *** 参、元胡、栀子、细辛、金银花等,贵重 *** 材有麝香、熊胆、牛黄、黄连等。其中 *** 参、天麻、何首乌、绞股蓝等分布广、出产多,为传统出口 *** 材。全县林业用地18万余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18%,活立木总储量1188万立方米。全县草地近3.26万公顷,可利用面积3.06万公顷,已利用2.3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75%,其中300亩以上的大块草场33块。草地植物多达56科、600多种,可用作饲草者500多种。
已发现兽类5目、11科、18种鸟类9目、22科、81种;两栖爬行动物雷3目、7科、14种。
全县河流密布,水量丰盈。水资源总量24.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23.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量4527立方米,比全车人均2685立方米高55%;耕地每公顷占有79707立方米,均高于陕西省及全国人均占有数。
南郑地处秦岭、巴山之间。跌宕起伏的山川地势,温暖湿润的海陆气候,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南秦巴山地自然风竟和湖光山色。
2019年11月12日, *** 公布第二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南郑区榜上有名。
2019年3月,南郑区列入之一批 *** 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川陕片区)。
2017年2月21日,南郑区上榜2016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15年3月10日,南郑区获得第三批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殊荣。
二、关于汉中植物急用,谢谢
汉中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使之具有我国南北植物共生的特点,植物资源丰富,是名闻遐尔的植物荟萃之地,被誉为“天然温室”、“天然植物园”、“生物资源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是地球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更好的区域之一。境内生长着高等植物235科,1203属,4000余种。故汉中地域虽属祖国西北,但是处处一派南国风光。 *** 带植物柑桔、茶、油桐、油茶、桂花、棕榈、香樟、无花果、夹竹桃、乌桕、枇杷、慈竹、芭蕉、甘蔗等,在同一纬度的淮河流域没有或极少有,在汉中则可露天栽培。一年四季山川翠绿,郁郁葱葱。属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有珙桐、连香树、杜仲、领春木、鹅掌楸、厚朴、香果树、光叶珙桐、水青树、精糠柴、柴茎、红豆树、瘿椒树、白辛树14种,属于省级保护的树种达数十种。林业用地面积190万公顷,人均占有0.53公顷。森林覆盖率48.4%,活立方木蓄存量8160万立方米,人均22.7立方米。汉中镇巴境内盛产木竹,面积达49.6万亩,居全国之冠。
汉中有优质花木资源600余种,其中汉桂和旱莲为汉 *** 产树种。现全市已发展花木2.5万余亩,成为西北更大的花卉苗木基地。
汉中土壤肥沃,河流塘库众多,是著名的“西北小江南”和“鱼米之乡”,有粮仓之美誉。一年稻麦两熟。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是珍稀黑米、香米的故乡。20世纪80年代,水稻大面积高产居世界领先水平,所产大米柔软香甜,营养丰富,远销西北及川、渝、鄂等省、市、区,深受群众喜爱。
汉中素有“天然中 *** 材库”之称。中 *** 材种类和产量约占全省的70%,品质纯正, *** 能良好,古今中外享有盛誉。有 *** 材1235种,其中植物 *** 1158种,动物 *** 63种,矿物 *** 14种。杜仲、天麻、附子、猪苓、黄柏、白芍、白芷、玄参、白术、元胡、黄苓、枣皮、西洋参等产量和质地均居全国前列。畅销国内,有的远销海外。
历史上汉中还是著名的中 *** 材集散地。20世纪30年代前,西北 *** 材经驼队汇集汉中,加上汉中产的 *** 材经汉江船远输往汉口,后转口各省及海外。据《南郑 *** 志》载,经汉江运出的 *** 材年达10多亿斤。主要有当归、姜黄、乌 *** 、秦艽、冬花、 *** 参、白芷、五倍子、芪叶、麝香、金石斛等, *** 材成为汉江水运的重要商品。
三、汉中的特产都有些什么
1、汉中当地的特产以山珍及各种土特产品为主,如 *** 、松花变蛋、茶叶、柑桔、牛肉干等。
2、城固柑桔汉中城固县自古出“贡桔”,有“桔乡”的美称,是世界惟一的“酸甜型”柑橘优生地。其中获得国家绿色食品注册认证的有“张骞蜜柑”、“升仙蜜橘”、“汉江蜜橘”等品种。城固桔柑具有甜中潜酸、口感爽利的独特风味,并且成熟期早。秋天是桔子成熟的季节,此时购买的桔子最为新鲜;还可以去城固的桔园摘桔子,既便宜又好吃。
3、午子仙毫午子仙毫产于汉中西乡县午子山一带。这里的茶园分布在海拔600-1200米之处,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所产茶质极佳。成品茶叶状似兰花,叶底芽匀嫩成朵,色泽翠绿鲜润,白毫满披,香气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厚,爽口回甘。
4、定军茗眉定军茗眉茶产于陕南汉中地区勉县定军山一代,茶叶外形扁平似眉,色泽翠绿、显毫,滋味鲜醇、香高持久、汤色绿明。勉县定军山是著名的古 *** ,也是巴蜀茶乡。定军茗眉多次获得国内外名优茶评比大奖,96年至今被 *** 办公厅选为国宴用茶。
5、西乡牛肉干汉中市西乡县特产的西乡牛肉干,是陕南西乡县传统名贵的 *** 风味食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早在140多年前,就由西乡 *** 寺院阿訇自制自食,后屡经改进加工,成为地方名产。特点是:颜色红润鲜嫩,呈红褐色或咖啡色,精肉呈桃红色,切面带光泽,香味浓郁,味道鲜美,咸淡适中,表面涂上香油,油润光亮,冬季可存放二三十天,贮存、携带、食用方便,为佐餐下酒美食。
6、松花变蛋“变蛋”即皮蛋。西乡松花变蛋因蛋清表皮呈松、柏叶阴影状花朵而得名,已有百余年历史。 *** 技术独特,别具风味,成品质地透明,松花晶莹,软硬适宜,香而不腻。是 *** “拼盘”不可缺少的菜品,单吃口味亦佳。
四、 *** :陕西汉 *** 产有哪些
洋县种植黑稻米,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相传,西汉时代,张骞还未出以前,在汉中家乡成固(今陕西城固、洋县一带)读书。有一天,他在柳林内读书困倦,依树入梦,梦中游历了 *** 宫,拜谒文曲星求问前程。文曲星告诉他:“前程 *** 。”张骞又问何时发迹。文曲星答曰:“汝见黑米之日,即发迹之时也。”从此以后,张骞除了苦读诗书外,常去河畔寻找黑米。三年后的一天,他终于在野稻中找到一株灰色稻穗,剥开稻壳,果然是黑米。张骞正巧就在这一年出仕。据说,张骞发现的黑米,就是流传至今的洋县黑米。由于黑稻米味美,所以,自西汉汉武帝时 *** 始,直到清朝末年,洋县黑米均是向帝王进献的贡米。庚子之变,尽管慈禧太后如丧家之犬,仍然念念不忘洋县黑米之香,下令进奉。
陕西汉中市留坝县所产土蜂蜜色泽金黄、品质地道、口味独特,且纯净无杂,属营养保健、医 *** 食品中之珍品,是汉中一大有名的地方特产。留坝县地处秦岭南麓腹地,花草资源丰富,土蜂养殖历史悠久。留坝生态环境好,蜜源供给充足,是中华蜂的天然繁衍基地,养蜂历史悠久。
杜仲是杜仲科杜仲属植物,杜仲的干燥树皮为中 *** 材。我国之一部 *** 学专著《神农本草经》记载杜图1略阳杜仲干制品.仲有:“味辛,平、无毒。治腰脊痛,补中、益气、坚筋骨、强志、除阴下痒湿、 *** 余沥。久服轻身耐老”之 *** 效,是传统名贵中 *** 材。
城固柑橘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城固柑橘甜中带酸,风味独特,品质优良,深受以西北为主的北方消费者青睐。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产特产。而镇巴县的腊肉更是.其中的精品。“镇巴腊肉”之所以名扬陕南,其独特的腌制工序、选料考究、保存方式、烹饪技术等造就了今天的镇巴腊肉。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