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龙口鱼米之乡介绍这个问题,龙口美食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洞庭湖渔村旅游景点介绍 洞庭湖渔村文化
洞庭湖的美景,古人早有总结,清代《洞庭湖志》所载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幕雪以及日景、月影、云影、雪影、山影、塔影、帆影、渔影、鸥影、雁影等洞庭湖十影。 1988年8月,“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被 *** 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封山印,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传说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所留。柳毅井,是后人演绎唐人李朝威所写《柳毅传》的故事开凿的。君山上还有一个群山怀抱的大坪,那便是宋绍兴元年钟相、杨么率农民 *** 军安营扎寨之处。当年不堪官府 *** 的贫苦渔民,在此揭竿而起,设水寨,造战船,出没于八百里洞庭。君山上还留有军师洞、点将台、万人锅等古迹。君山西南岸还有轩辕台(铸鼎台),传说为黄帝铸鼎之处;君山南岸有射蛟台,临湖一突兀巨石,相传汉武帝在此射蛟,为民除害,又传为小后羿在此射蛟;酒香山传说盛产酒香藤,能酿长寿酒,汉代东方朔曾在此偷饮;朗吟亭则因吕洞宾在此吟诗而得名。 *** ,君山南岸,龙口西侧,一巨石平台突立湖边,并有美丽动人的传说。梳妆台,君山仙螺峰,几块巨石耸立峰巅,相传君山青螺仙子在此梳妆。
擂鼓台,在城陵矶,相传为楚庄王擂鼓平叛之处。位于岳阳市云溪区永济乡擂鼓台村、长江中下游江畔有座小山,巍峨挺立、气势雄伟,名曰擂鼓台,源于东周列国时期(公元前606年),高35.2米,南北长95米,东南宽90米,为楚庄王平定叛贼斗越椒在此擂鼓督战而得名。该台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其相关传奇故事至今广泛流传,经久不衰。
岳阳楼,矗立于岳阳市古西门城头,临洞庭,吞长江,气势雄伟,其前身为三国时期东吴将领鲁肃的阅兵楼,距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它与湖北武汉的黄鹤楼、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其中唯一保持着清代原构的史迹,因其建造年代之早、自然风光之秀、建筑工艺之巧、词章歌赋之佳而闻名,明李东阳《书岳阳楼图后》称:“江汉间多层楼杰阁,而岳阳为最。它坐东朝西,构造古朴端庄,气势恢宏凝重,楼高19.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式纯木结构。整座楼由四根直径46厘米的楠木金柱、12根木廊柱和24根木檐柱支撑,柱上架梁,梁上立柱,全部采用 *** 榫法构造。三层楼中,设置、装饰、图案风格各异,特显风姿。
楼的附近还有鲁肃墓、小乔墓、岳阳文庙及慈氏塔等胜迹。
岳阳,古称巴陵,又名岳州,位于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素有“湘北门户”之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主要景点有洞庭湖、岳阳楼、灵雾山、君山岛、张谷英村、屈子祠、汨罗江等。洞庭湖:跨湘、鄂两省,古称云梦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东、南、西洞庭湖构成,以气象万千、水天一色著称,号称“八百里洞庭”(见图7-27),已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景区著名景点有君山、香炉峰、三江口、团湖等。湖中最著名的景点是君山。君山别称洞庭山、湘山,风景秀丽,是洞庭湖之中面积不到1km_的小岛,与岳阳楼遥遥相对,故有“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的名句
岳阳楼:矗立于城西古城台上,背靠岳阳城,俯瞰洞庭湖,为江南三大名楼之一,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誉。相传其前身为三国东吴大将鲁肃训练水师的阅兵台。唐开元四年中书令张谈扩为楼阁,并定名为岳阳楼(见图7-28)。
宋庆历四年滕子京重修,请好友范仲淹撰写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刘禹锡、孟浩然、欧阳修、陆游等名人。都曾登楼抒怀
汨罗江:发源于湘赣边境山区,流贯汨罗,入湘江。相传爱国诗人屈原怀沙自沉汨罗江。此处建有屈原祠、屈原墓、招屈亭、濯缨桥、独醒亭、望爷墩等供人凭吊。每当农历五月初五屈原殉难日,汨罗江都要举行盛大的龙舟赛,现已演变为“岳阳国际龙舟节”。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为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跨湘鄂两省,它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酆四水,号称“八百里洞庭湖”。
洞庭湖的意思就是神仙洞府,可见其风光之绮丽迷人。洞庭湖浩瀚迂回,山峦突兀,其更大的特点便是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渔帆点点,芦叶青青,水天一色,鸥鹭翔飞。春秋四时之景不同,一日之中变化万千。古人描述的“潇湘八景”中的“洞庭秋月”、“远浦归帆”、“平沙落雁”、“渔村夕照”、“江天暮雪”等,都是现在东洞庭湖的写照。
历代文人墨客都对美丽的洞庭湖作过热情的吟咏。北宋著名 *** 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从岳阳楼的视角(居高临下)对洞庭湖变化多端的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至,脍炙人口。
洞庭湖的气势雄伟磅礴,洞庭湖的月色柔和瑰丽。即使是在阴晦沉霞的天气,也给人别致、谲秘的感觉,激起人们的游兴。碧波万顷的洞庭湖不愧为“天下之一水”。泛舟湖间,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洞庭湖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其物产极为丰富。湖中的特产有河蚌、黄鳝、洞庭蟹、财鱼等珍贵的河鲜,还有君山名茶、罗汉竹、方竹、实竹、紫竹、 *** 、毛竹等竹类产品,种类亦很繁多。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名胜区,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区西北部,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包括岳阳楼古城区、君山、南湖、芭蕉湖、汨罗江、铁山水库、福寿山、黄盖湖等9个景区,总面积1300多平方公里。
洞庭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自古以来,洞庭湖就以湖光山以吸引游人,历代著名学家为之倾倒。唐李白诗云:“淡扫明湖开玉镜,丹青画出是君山。”诗人刘禹锡也吟道:“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是楚文化的摇篮,在历史的长河里,留下许多名胜古迹。
参考资料:岳阳市岳阳楼景区管理 *** 会,景点介绍,岳阳市岳阳楼景区管理 *** 会,景点介绍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汨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 *** 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但它还有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两者合计,仍有3879.2平方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 *** 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 *** 。
洞庭湖区,位于长江中游以南,湖南省北部。以洞庭湖为核心,向东、南、西三周过渡为河湖冲积平原、环湖丘陵岗地、低山,为一碟形盆地。在行政区划上,包括岳阳、华容、湘阴、南县、安乡、汉寿、澧县、临澧、桃源、望城10县,临湘、沅江、汨罗、津市4县级市。
以及岳阳市的岳阳楼区、君山区、云溪区,益阳市的资阳区、赫山区,常德市的武陵区、鼎城区7区,共计21个县市区,此外还涉及湖北省的松滋、 *** 、 *** 等县市。其中湖南部分土地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15%。
洞庭湖区是湖南乃至全国的“鱼米之乡”,周围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农业生产基础雄厚,劳动力众多。建立洞庭湖环湖经济圈对于加速洞庭湖区以至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强调经济效益并坚持环境效益的前提下,可建立全国特大型商品粮基地、商品生猪基地、商品水产基地、高水平创汇农业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建立高层次、高水平的旅游基地、科技文教基地以及商贸基地,实现湖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又称“九江”,它汇合了湘、资、沅、澧四水及荆江的分洪水流,向北流入长江。当时江水能到达澧水下游并过九江,即分流通过洞庭湖,而荆江南岸至澧水下游的地势为北高南低(这与现在的情形正好相反)。
由于荆江上游的长江流域及四水流域人口稀少,开发程度低,原始森林保存尚较完好,水土流失情况极为轻微,因此,洞庭湖虽然接纳四水与荆江分流洪水,但入湖泥沙很少,水流清澈。
谁有洞庭湖的资料呀,我很需要!!!
生态特征洞庭湖水质比较清洁,富营养化不明显,主要污染物通过降水使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人湖,是污染物质进入湖水的途径之一,随雨水进入洞庭湖的主要物质是SO、Co、NoX以及烟尘,有害有毒物质主要有汞、镉、 *** 、砷、铅、酚、氰化物、硫化物;洞庭湖是我国主要淡水商品鱼基地,现有鱼类113种,分属11目22科,其中102种是与长江上游共有的,其中鲤科鱼类65种,_科10种,鳅科9种,鳍科6种,银科3种,鲇科、_科各为2种,其他16种。渔获量在15000-30500吨,主要经济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鲫、赤眼鳟。
形态描述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m,南洞庭湖34~35m,东洞庭湖33~34m,平均水深6~7米,最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长江三口、汩罗江、藕池东支、华容河。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构造湖。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1.878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地质与地貌洞庭湖是燕山运动断陷所形成,第四纪至今,均处于振荡式的负向运动中,形成 *** 高、中部低平的碟形盆地。盆缘有桃花山、太阳山、太浮山等 500米左右的岛状山地突起,环湖丘陵海拔在 *** 米以下,滨湖岗地低于120米者为侵蚀阶地,低于60米者为基座和堆积阶地;中部由湖积、河湖冲积、河口三角洲和外湖组成的堆积平原,大多在25~45米,呈现水网平原景观。分为西、南、东洞庭湖。湖底地面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气候与水文湖区年均温 16.4~17℃,1月3.8~ 4.5℃,绝对更低温-18.1℃(临湘 1969年 1月31日)。 7月29℃左右,绝对更高温43.6℃(益阳)。无霜期258~ 275天。年降水量1100~1400毫米,由 *** 山丘向内部平原减少。4~6月降雨占年总降水量50%以上,多为大雨和暴雨;若遇各水洪峰齐集,易成洪、涝、渍灾。洞庭湖北有分泄长江水流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堵口)四口;东、南、西三面有湘、资、沅、澧等水直接灌注入湖,形成不对称的向 *** 系,水量充沛,年径流变幅大,年内径流分配不均,汛期长而洪涝频繁。城陵矶多年平均径流量3126亿立方米,更大年径流量(1945)5268亿立方米,最小年径流量(1978)1990亿立方米。汛期(5~10月)径流量占年均径流量的75%;其中四口11 *** 亿立方米,占汛期径流总量48.5%。洞庭湖水位始涨于4月,7~8月更高,11月~翌年3月为枯水期。多年更大水位变幅,岳阳达17.76米。素有“洪水一 *** ,枯水几条线”,“霜落洞庭干”之说。 1954年长江中游出现特大洪水,洞庭湖尚能削减洪峰,显示湖泊调蓄功能。然而,众水汇聚湖中,仅有城陵矶一口流出,洪水停蓄时间长,泥沙大量沉积,多年平均入湖泥沙1.335亿立方米,其中来自长江的达1.18亿立方米,占82.0%,来自四水的0.241亿立方米,占18%,而城陵矶输出量只占入湖泥沙量的25.1%,淤积在洞庭湖的泥沙占入湖泥沙总量的73.4%,达0.984亿立方米。年均淤积量较鄱阳湖大十几倍。70年代以来,三口口门淤高,入湖水量减少,但沅、澧洪道自然洲土增长殊巨,目平、七里湖淤高各达2~4米,南洞庭湖北部淤高 2米,东洞庭湖注滋河口东伸,飘尾延伸至君山。因此,西洞庭湖蓄洪能力基本消失,南洞庭湖南移,东洞庭湖东蚀,调蓄功能趋向衰减。
◆发育过程先秦—汉晋时期,因河流入湖三角洲不断向湖中伸展,湖面分割缩小,湖区边缘出现洲滩与分隔的湖群。公元4~19世纪,洞庭湖继续缓慢沉降,洞庭湖水系受长江分流南下影响,洞庭湖一直向东扩展,清道光年间(1825)洞庭湖到达全盛时期,周极400余公里,洪水湖面达6000余平方公里。百余年来,长江数次大水往南溃决,形成四口分流局面,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有水域不及全盛时期之半,退居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湖。80年代以来,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
◆经济概况洞庭湖区经1954、19 *** 年和70年代三阶段以治水为中心的农田基本建设,已成为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重点淡水渔区之一。湖泊以定居 *** 鱼类为主,有咸淡水洄游 *** 鱼类和 *** 半洄游鱼类114种,隶属12目,23科,70属,以鲤科为大宗,有63种,占55.3%。主要经济鱼类有草、鲢、鳙、鳊、鲂、鳜等12种。芦苇遍布湖洲,面积6万公顷,90%用于造纸。洞庭湖区有通航河道147条,通航里程3276公里,常年通航河道75条,其中主要航道16条计996公里。此外,城陵矶于1980年改为外贸港,设计能力200万吨。
◆旅游方面滨湖的风光极为秀丽,许多景点都是国家级的风景区,如:岳阳楼、君山、杜甫墓、杨么寨、铁经幢、屈子祠、跃龙塔、文庙、龙州书院等名胜古迹。在西洞庭湖与长江的接界处——城陵矶,有一块名为三江口的地方。从此处远眺洞庭,但见湘江滔滔北去,长江滚滚东逝,水鸟翱翔,百舸争流,水天一色,景色甚是雄伟壮观。刘海戏金蟾、东方朔盗饮仙酒、舜帝二妃 *** 寻夫的民间传说正是源于此地湖中最著名的是君山,君山风景秀丽。它是洞庭湖上的一个孤岛,岛上有72个大小山峰,这里每天有渡轮来往航程大约一小时。游览群山需要用一天时间,早上去,下午返。既去了君山,又可畅游洞庭湖,真是一举两得。君山原名洞庭山,是神仙洞府的意思。相传4000年前,舜帝南巡,他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追之不及,攀竹痛哭,眼泪滴在竹上,变成 *** 。后来两妃死于山上,后人建成有二妃墓。二 *** 叫湘妃、湘君,为了纪念湘君,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了。现有古迹二妃墓、湘妃庙、柳毅井、飞来钟等。君山的竹子很有名,有 *** 、罗汉竹、方竹、实心竹、紫竹、毛竹等。这里每年都举办盛大的龙舟节、荷花节和水上运动。
◆诗歌文化在我国所有的著名湖泊中,有关洞庭湖的名人名句最多,现摘录一些: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雍陶《题君山》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甫《登岳阳楼》
*** 群崖水,北注何奔放。--韩愈《登岳阳楼》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临洞庭湖赠章丞相》
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范仲淹《岳阳楼记》
二、红砂村的介绍
红砂村属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江东镇下属自然村,位于江东镇偏南的中心腹地上。东与龙口、井美、西与中庄、下庄,南与西前溪、谢渡,北与圆山接壤。土层深厚,承压力为全江之最(每平方米为145公斤),适宜建高层楼房。全村土地面积1.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36.43亩。大部分为粘质土,适宜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村民新宅基地142.07亩。全村总人口3226人,户数752户。在全江东是一个人口多,村民居住集中的村落。
三、长江 黄河介绍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 *** 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 *** 、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
湖口县至出海口为下游、长938km面积12万平方公里,加入的主要支流有南岸的青衣江、水 *** 水系、太湖水系和北岸的巢湖水系。
黄河,全长约54 *** 公里,流域面积约79.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境内长度仅次于长江的河流,它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北麓的卡日曲,呈“几”字形。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 、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最后流入渤海。
黄河的孕育、诞生、发展受制于地史期内的地质作用,以地壳变动产生的构造运动为外营力,以水文地理条件下本身产生的侵蚀、搬运、堆积为内营力。在成河的历史过程中,运动不息,与时俱进。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黄河下游的泥沙堆积在史前地质时期就在进行,史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与日俱增。
根据多方面的研究,古黄河有三个发展阶段:第三纪至第四纪的早更新世为古黄河孕育期。第四纪中更新世(距今115万年~10万年)古黄河诞生成长期。晚更新世(距今10万年~1万年)黄河形成海洋水系。
黄河流域水资源年际变化也很悬殊,花园口站多年平均天然年径流量580乙立方米,更大年径流可达938.66亿立方米(19 *** 年7月~1965年6月),最小年径流仅273.52亿立方米(1 *** 8年7月~1 *** 9年6月),更大与最小年径流的比值为3.4。黄河支流各站的径流年际变幅比干流还要大,更大与最小年径流的比值一般为5~12,干旱地区的中小支流甚至高达20以上。
OK,关于龙口鱼米之乡介绍和龙口美食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