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酿酒之乡简介,贵州铜仁有酒厂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8

其实铜仁酿酒之乡简介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贵州铜仁有酒厂吗,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铜仁酿酒之乡简介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布依族简介
  2. 镇远介绍

一、布依族简介

1、我国的布依族主要聚居于黔南、黔西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安顺市和贵阳市,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铜仁地区、遵义市、毕节地区、六盘水市及云南的罗平、四川的宁南、会理等地也有分布。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布依族人口数为2971460。使用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与壮语有密切的关系。壮语北部方言和望漠、册亨、独山、安龙、兴义等县的布依语基本相同。布依族在中华人民 *** 国成立前没有文字,一直用汉文,建国以后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方案。

2、布依族的先民,一般被认为是由“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布依族自称“布依”、“布雅伊”、“布仲”、“布饶”、“布曼”,这可能是古代“僚”、“蛮”、“仲家”、“蛮僚”、“俚僚”、“夷僚”称谓的来源。从民族语言、古称、自称及地理分布考察,布依族与壮族有同源的关系。在魏晋南北朝至唐代,布依族、壮族都称为“俚僚”、“蛮僚”或“夷僚”,五代以后,布依族称“仲家”、宋代壮族称为“僮”。“仲”与“僮”仍然是同音异写。后来由于长期分居,经济文化生活及风俗习惯产生了差异,便逐步形成了布依与壮两个民族。也有人认为布依族是由“百濮”的一支发展而来;还有人认为战国晚期到西汉的“夜郎”国与今日的布依族有渊源关系,因为夜郎辖地的中心地带在今盘江(古称豚水)流域,而盘江地区历来是布依族的聚居区。

3、布依族地区出土的两汉时期文物,如青铜犁、锄和铁制锄、锸、铲等适用于稻田耕作的农具及稻田模型,与《史记》所记夜郎之民“椎髻、耕田、有邑聚”的情形互相印证,说明布依族是一个古老的种植水稻的农业民族。汉王朝对古夜郎的开拓和封建郡县 *** 的确立,历魏、晋、南北朝,大姓势力日益强大,阶级分化日益加深,封建领主经济逐步形成。唐代,中原王朝在布依族地区设置了一些羁縻州县,以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刺史,世袭其地。五代时,增设了“八蕃”土司。宋朝继续推行“羁縻政策”,分别授予当地首领以刺史、司阶、司戈、将军等职衔,分别划归四川路、湖南路和广南西路节制。元代置罗甸宣慰司(安顺地区属其地)、顺元路军民安抚司(贵阳地区)、都匀军民府(黔南州部分县属其地)、于矢部万户所(兴义地区)及泗城州军民府(黔南州部分县属其地)等。

4、明朝和清朝初期,土司 *** 更加完备,土司和土官占有领地内全部田土,将属民世世代代束缚领地上(但不能任意杀戮和买卖属民)。土官对属民实行以劳役地租为主的剥削,同时进行残酷的超经济剥削,其名目达十余种之多。与此同时,明廷还在布依族地区推行“卫所屯田 *** ”,置营田使,经管“军屯”和“民屯”,后来,这些地区首先转化为封建地主经济。从明末到清初,随着布依族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司境内的属民也日益发生两极分化,人口大量增加,开始出现了租佃和买卖田土的现象。土司和土官不得不承认领地内这种已经存在的田土买卖和租佃的合法 *** ,并同意和褒奖开荒垦殖(新垦殖的田土也可买卖),以维持属民的生计。随着田土买卖的发展,有的土目、头 *** 日益贫困,将私田和粮田转售于 *** 。布依族地区部分富裕的土官、把事及少数占有较多田地的属民,还有汉族地主和 *** 者形成了新的地主阶级,实物地租也逐步取代劳役地租。雍正五年(1727),清王朝采取的大规模“改土归流”的政策,客观上确立和发展了布依族地区的封建地主经济,加速了领主经济的崩溃,土司 *** 也随之消亡。

5、秦、汉时代,布依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已有了较大发展,农业生产已相当发达,但比中原地区落后。随着秦汉封建势力的伸入,客观上促进了布依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封建的生产关系随之逐步确立。以后羁縻 *** 和土司 *** 一直 *** 着布依族地区。大约到明末清初的时候,布依族的社会生产力又有了新的发展,农具中锄头的重量和长度都普遍增加了,锄口也由过去的贴钢改进为夹钢。从前用棍棒脱粒,这时学会了使用挞斗打谷,效率大大提高。罗甸、安龙和平塘等地还使用了水碾。随着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改进,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之产生了地主经济。地主经济的发展,使得土地日益集中在少数地主手中,地主阶级对广大农民的剥削越来越加重。一八四0年 *** 战争以后, *** 势力开始侵入黔南,促成了布依族地区封建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逐渐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此以后,在 *** 和封建主义的双重 *** 下,布依族人民更加陷入苦难的深渊。从辛亥 *** 到新中国成立,在 *** 、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 *** 下,布依族人民的处境更为悲惨, *** 上根本没有地位,经济、文化长期处于停滞落后状态。1944年,日本 *** 侵入黔南布依族地区,各族人民惨遭 *** 和杀害。1945年后, *** *** *** 在布依族地区推行保甲 *** ,对布依族采取强制同化政策,不承认布依族为一个民族。

6、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布依族人民在中国 *** 和人民 *** 的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社会 *** ,消灭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废除了产生民族 *** 和封建剥削的根源。随之又完成了城镇 *** 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按照 *** 的民族政策,布依族地区实现了民族区域自治。1956年8月成立了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成立了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1963年9月成立了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66年2月成立了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82年2月成立了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今日布依族地区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建国前,布依族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工业,建国以后,建起了钢铁、煤炭、电力、机器制造、化工、纺织、建材、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皮革、食糖、酿酒、食品加工、卷烟、造纸、印刷、电子等工业,工业总产值迅速上升,少数民族产业工人发展到数万。富有民族特点的布依族蜡染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国后建立了安顺市蜡染厂,产品驰名中外,畅销日本、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各国。农业产量连年递增,水利设施、水电站的建设和农业机械在迅速发展。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粮食产量大增,农林牧副渔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县区乡之间有公路连接,黔桂、滇黔、川黔、湘黔铁路干线通过布依族地区,贵阳市还有四通八达的航空线,改变了布依族地区交通闭塞的落后面貌。文教卫生事业也得到较快发展,小学基本普及,县和部分区有了中学,还办起了中专、技工学校、师范学校和师范专科学校。建国前,常年流行天花、霍乱、疟疾、痢疾等传染病。广大人民缺医少 *** ,遇上了传染病,更是家破人亡。建国后, *** 和 *** 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大力帮助布依族人民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在布依族地区初步形成了医疗保健网,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的身体健康。

7、千百年来,布依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珍贵遗产。民间流传的口头文学,有民歌、故事、神话、寓言、谚语、歇后语和谜语等。以民歌更具特色,种类有古歌、叙事歌、情歌、酒歌和劳动歌等;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重唱;曲调分“大调”、“小调”两种。“大调”用于婚丧等隆重的场合,音调高昂大方,引人入胜。“小调”则在月夜或“赶表”谈情说爱的时候唱,音调柔和、婉转、活泼动听。戏曲以地戏和花灯著称,情节生动、优美。常见的舞蹈有织布舞、狮子舞等,动作协调,矫健轻捷。乐器有唢呐、月琴、姊妹箫、锣、铜鼓等。铜鼓是历来受珍视的传统乐器,遇隆重节庆方能敲击,在丧葬和祭祀中须由 *** 师敲击。工艺美术以蜡染素负盛名,色调纯朴,图案美观。编织品如荔波竹席和平塘斗笠,驰誉四方。

8、布依族的服饰特色是洁净淡雅和庄重大方。男子穿对襟短衣或长衫,包蓝色或白底蓝方格头巾。妇女大多穿右大襟上衣和长裤,或套镶花边短褂,或系花围腰,也有着大襟大领短袄,并配蜡染百褶长裙的。节日里还佩戴各种银质首饰。布依族村寨多依山傍水或建于河谷平坝上。富有地区特点的“干栏”楼房,上层住人,下层圈牲畜和存放柴草。

9、布依族的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 *** 不婚,但流行“姑舅表婚”。建国前,布依族地区还盛行“赶表”习俗。未婚男女可以利用节日、赶场或外出劳动的机会, *** 在一起对歌,女的看中男的�就把自己事先精心绣好的绣球,抛给对方,如男的同意,即相约到会场不远的地方,对唱山歌,倾吐爱情。但在封建 *** 下, *** 们很难结成终身伴侣,建国前缔结婚姻须门当户对,重彩礼。父母包办的早婚称“背带亲”。布依族有些地区还盛行“转房”的婚姻 *** 。流行“不落夫家”。或称“座家”的习俗。布依族的葬礼在近代实行棺葬,须请巫师开路,有砍牛办斋超度死者的,谓之“打嘎”。

10、建国前,普遍 *** *** 神,崇拜祖先。也有 *** *** 教和 *** 教的。

11、节日除春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外,还有“四月八”、“六月六”。“四月八”又称“牛王节”,须蒸糯米祭祖和给牛吃,并让牛休耕一天。“六月六”是布依族的隆重节日,仅次于春节,布依语称“更将”。人们赋予它各种神话传说,有的地区相传为纪念布依族 *** 领袖的节日。

二、镇远介绍

1、镇远位于贵州东部,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古为水陆交通要冲,有“湘黔咽喉”、“黔东重地”之称。从陆地,可深入贵州腹地与云南,直达 *** ,是通往东南亚古驿道上一个重要驿站;水路连接沅江,进入洞庭湖

2、后,顺流而东,可达沿海;若弃舟登岸,向北可到京师。镇远是国家第二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

3、早上起身,文正秀习惯地靠在门前向远处眺望。文家住在镇远城北九曲岗上的四官殿内,这里应该是城里观景的更佳地点,(音“舞”)阳河水将镇远城一分为二,河面上,早起的摆渡人摇起了双橹,县城龙舟队的队员

4、们正在训练,隐约还看得见河边早起垂钓的人们,石屏山脚下的老四合院里也燃起了炊烟。殿里供奉的是战国时的四大名将:吴起、廉颇、王翦、李牧,四官殿因此得名。四官殿被划为县文物保护单位后,他们一家四口住进了四官殿,每天的工作是打扫四官殿的卫生,收入从门票及香火钱中提成。

5、“一天才两三个客人,2元的门票,这点收入还不够吃饭。”文正秀抱怨着炎热的天气,“冬天上山的人要多些,观音菩萨生日时最热闹。”四官殿的门口,除了文物保护条例,还挂了块殿内菩萨们的生辰 *** ,提醒着拜佛进香的善男信女们。

6、四官殿建在九曲岗的悬崖之巅,惟一的小路从大殿底层穿过,经过一道碉楼式的砖石拱门,可以直登石屏山顶。镇远城东、西、南三个城门都是水头,而四官殿前的北津关却是惟一的陆上关卡。

7、陪同我们的胡弘是县文管处的副所长,在经过北津前门时,胡弘伸开双臂量了一下城门的宽度,“这恐怕是世界上最小的城门了”,他旋即掏出一卷尺测量起来:城门高4·9米,宽5·4米,拱洞最矮处2·1米,门

8、洞深3·2米。胡弘 *** :“不知能不能申报吉尼斯纪录?”我们一下子被他的认真劲逗乐了。

9、民间传说,居心叵测的人进入镇远城,必须先过了这四官的“关”,四官殿因此又被看作镇远的守护神。

10、其实镇远城的守护神又何止这战国四将呢?镇远兴起于元朝初年,从一个军事 *** 演变而来,城内武将的遗址可谓比比皆是。中河山东侧有“令公庙”,城东有“吴王洞”,府城头牌街有“邹公祠”,卫城西部有“和公祠

11、”,府城兴隆街上还有“苏 *** ”……这些大大小小的将军,或是在战争年保卫过镇远,或是名声显赫的军事人物,一旦被立祠纪念,不但成为镇远历史的一部分,也成了镇远的守护神。

12、镇远分卫、府两城,均依山势而建。镇远先有卫城,后建府城,这是其军事地位所决定的。据记载:从元初置镇远沿边溪招讨司之后,镇远成为“滇黔锁钥”的军事重地,到清康熙以前,镇远屯兵2220名,咸丰、同治

13、年间,驻军人数多达两万余人。为了保证军需供给,大批商人涌入镇远,仅在1850年—1882年的三十来年间,迁入镇远的商业客户就有2062户。商人们带来了汉文化和生产技术,促进了镇远的发展。

14、 82岁的梁鼎解放前曾出任过阳镇的副镇长,老人说:“镇远城里的会馆大都建于清初,著名的有江西会馆、福建会馆、 *** 会馆、两湖会馆、两广会馆等,号称‘八大会馆’。会馆里的戏楼一唱就是一两个月。”

15、福建会馆就是镇上的天后宫,这是一座远离大海的 *** 庙。现存的天后宫,虽带有山地建筑的特点,却又秉承了闽南建筑的特征,其大殿内的一副窗雕异常繁复绮丽,而殿脊上的泥塑“二龙抢宝”,更是采用了空雕的技艺

16、。宫内有戏台、客房、厨房,而且还有瞻望水运情况的临河眺台。每逢 *** 生辰,这里都举行大型的庙会。

17、在镇远城3·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曾有过20多个码头,目前仍在使用的有大河关码头、禹门码头、城隍庙码头、天后宫码头、米码头等12座,府城的每条古巷都对应着一个古码头,复兴巷对应的是城隍庙,仁寿巷对

18、应的是新码头,四方井巷对应的是古渡口大码头。解放后,老街老巷的名称大多改得新潮时髦,可镇远人仍然依习惯称“头牌”、“二牌”、“三牌”。而城中的地名如镇西关、北津门、周街卡、上北门卡等,也大都带着过去

19、镇远航运业极盛时期,阳河上停满了往来船只,船到码头,船工们可以到各省开设的会馆戏楼里听《岳飞传》、《杨家将》,也可以到河坝上对山歌。

20、航运业的衰败,使镇远城一时陷入了一种无所适从的尴尬。住在杨家大院的刘开元还清楚地记得自己30年前在航运社跑船的日子,“船过老鸦滩时,我们一把把地将糯米粑向空中抛,那河滩上的老鸦(乌鸦)应该有几百

21、只吧,如果老鸦将糯米粑都叼了去,说明我们这一趟船能平平安安地返航。那时候,我们门前阳河还可以跑40吨的大船。”他所说的老鸦滩是沅江上游的清浪滩,从贵州镇远起锚,经沅水,入洞庭湖,跑船的人提起这十里

22、长滩,没有不摇头的,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先是镇远通了火车,后来下游的电站建成后,这水再跑不起大船,船卖了,航运社也解散了。

23、望着眼前静静流淌的阳河水,刘开元不愿再提往事,“总之,我们跑船的这一帮老家伙日子都过得挺苦”。

24、住在四方井巷的傅舜德是傅家的第七代传人,当年祖辈从江西一副货郎担挑到镇远定居下来,“赚了点钱,转行做桐油生意,后来在大码头边建起了自家的裕盛老行,主要是存放过往货物。”如今在县城建局工作的傅舜德

25、说:“祖辈人靠着眼前的阳河发了家,给我们留下这幢老四合院。祖屋的顶楼至今仍是双层楼板,当年老行里的贵重货物大概就堆放在家中。”

26、老屋从建成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傅家历经七代,一直住在这套老四合院里。四合院分前院后院两部分,阳光透过天井洒在老宅的一扇扇工艺精致的花窗上。

铜仁酿酒之乡简介,贵州铜仁有酒厂吗-第1张图片-

27、傅宅是我们走访的数十个民居中保存得最完好的一家,老宅里的家具多是明清时期购置的,桌子是明朝的,几张太师椅是清朝的,二张琴凳也是清朝的东西,还有一张清朝的“百子床”。傅开着玩笑说,“我们家是几代单

28、传,好像与老 *** 的意思不相吻合。”老宅里如今只剩下老夫妻两人,傅的子女都去了省城贵阳工作。

29、傅家老宅的这几扇窗子上共有400多个雕花图案,远看窗花的雕刻遵循了传统技法中的对称原则,而实际每一朵花,每一个动物图案都有细微的差别,也就是说每个图案都不重样,老傅解释道:“镇远的木雕与石雕工艺

30、图案造型不求细腻,线条圆润、浑厚,造型上多憨态可掬,而我们家中的这几扇窗的图案以精细见长,其中受苗族刺绣、挑花等艺术的影响,图案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

31、因为防潮方面的原因,老傅在老屋的改造中也采用了现代的地砖,“主要是房子太潮湿,家具脚都泡朽了。”而他巧用心思改造的卫生间曾被来此参观的古建专家称赞:“老城区里的地下通水 *** 是很考究的,卫生间的化

32、粪池巧妙地利用了天井中的下水通道进行处理,再汇入古巷的下水道。”

33、傅家大门上的几块裙板在“ *** ”中被毁,神龛也只剩下一幅残破的对联,老傅请了福建师傅在家中做了一个多月,将几块裙板恢复了。

34、在复兴巷的入口处,傅指着一堵封火墙告诉我们:“这里曾经是傅家祖辈开办的堆栈, *** 商人们存放大宗货物,也算是现代意义上的仓储公司吧。”墙上“裕盛老行”四个大字依稀可辨,可无论是堆栈还是仓储公司都早

35、陪同我们的胡弘不仅是个镇远通,而且堪称县里的古建筑专家,一进青龙洞,胡弘来了劲。“那一年,从北京请来的古建维修专家祈英涛先生在青龙洞讲课,短短几天课,涉及到的建筑构件名称有数百个。如果把青龙洞所

36、有的建筑手法、构件名称编辑成册,抵得上半部《建筑辞典》。古建专业的 *** 来这里实习,不用上课,不用看模型,在中河山上多转几圈就入门。”

37、胡弘的介绍中有对家乡的感情,不过,当我们随着胡弘一路走来,不由得为眼前一座座飞檐翘首的建筑拍手叫绝。

38、青龙洞在城东中河山腰宽约80米、长约300米的悬崖地带上,30多座靠崖连洞的建筑依山而立直至山顶。远远望去,这些飞檐翘翼、青瓦红墙的殿阁就像是挂在山崖上的壁画,它与石崖、溶洞、古树、藤萝融为一体

39、,自然天成。它不是一个孤立的建筑群,整座中河山及环山流动的阳河都是青龙洞存在的环境空间, *** 、洞穴、远山近水、炊烟、行船都是青龙洞的借景。

40、青龙洞建筑是镇远古城建筑的精华,它是由青龙洞、 *** 洞、中元洞、万寿宫、祝圣桥等古建筑群组成。胡弘一路指点着其中的玄妙之处:“因为是顺应山势而建,讲究的是如何计算建筑的支点,每一座建筑都是独具匠心

41、。殿寺贴山的部分,半楼以 *** 为楼板,半楼悬空;吕祖殿里底层是吊脚楼,正面是阁楼,后半部干脆就在岩洞中;老君殿的12根立柱,有7根是在凹凸不平的 *** 上,而一栋建筑中竟然巧妙地做出三种檐式……而这一切都

42、是依照万寿宫山门石坊上的两块砖雕重现原貌的。”

43、那两块宝贝砖雕,是各长120厘米、宽40厘米的青砖,微缩了青龙洞、万寿宫、中元洞三组古建筑群全景,是立面约1万平方米面积的八千分之一。在“ *** ”浩劫中,青龙洞也未能幸免。后来主持修复工程的县文化

44、局长陶钟麟感叹:“多亏了那两块砖雕!其雕刻手法有微雕、圆雕、浅浮雕,算是砖雕艺术中的珍品。”

45、遗憾的是,修复后的青龙洞加了少量耀眼的琉璃瓦。而原先青灰的瓦面土红、褚石相间的柱、墙、门窗,白瓷点缀的正脊、翘角,黑底金字的匾额、楹联,与山上的岩洞、植被,才是相映成趣的啊。

46、镇远人好客,古巷里老宅大门终日敞开着。对于推门而入的外地人,主人家总会递过张小板凳,闲时,陪你天南地北地聊,决不会因你的擅自闯入而面露不快,更不会因为门前挂了块“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而借机敛财。

47、在城西的黄家,神龛上的牌位很耐人寻味,“天地君亲师”的两旁密密麻麻地写着四官 *** 、文武曲星、福禄财神、灶王府君、观音大士、杨泗将军等牌位。向主人家一一请教,原来镇远人是有神便供,越多越好。

48、在冲子巷口遇到一家人正在烧香,凑过去一打听,主人家热情地解释关于“金龙王”与“龙 *** ”的差别,半天我也没能听懂。仪式也极简单,杀一只鸡,上二炷香,片刻功夫,主人家已经完成。在每条古巷的老井旁,总

49、可以见到香火鼎盛的龙王庙,掌管井水的龙 *** 毕竟实用!

50、在阳河东的中河山上住着的几十位“神仙”:玉皇大帝、 *** 、太上老君、尧、舜、禹、观音菩萨、财神爷、朱熹、张三丰、十八罗汉、斗姥、吕洞宾等,这些老百姓眼中的神仙们共聚一山,相安无事,不能不说是

51、 *** 史上的一个奇观。青龙洞里有观音殿, *** 洞中有老君堂,张三丰在中元洞里炼丹,民间诸神更是自在,在三洞里随地摆设香炉,财神爷跑到了青龙洞,杜康在 *** 洞里对酒当歌,王灵官在中元洞里当上了“纠察官”。

52、神仙们杂居一处,无意中 *** 出镇远人对 *** 的态度,热情但保持一定的距离,实用但又很超脱。据说从前在中元洞里办庙会,会期选取在 *** 的生日夏历四月八日,信徒们要在 *** 像前大办酒宴;而每年在 *** 洞里

53、举办的“杜康会”,居然在提倡“存天理,灭 *** ”的朱熹眼前祭酒神。而 *** 与朱熹大概只能入乡随俗,对这曾是军事重镇的镇远城的商人和市民们的做法睁只眼闭只眼了。

54、参考资料:┊W┊W┊W┊。┊u┊t┊u┊2┊。┊c┊o┊m┊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铜仁酿酒之乡简介和贵州铜仁有酒厂 *** 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铜仁 贵州 酒厂 简介 酒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