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之乡 江川?青铜树海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0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青铜之乡 江川,青铜树海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江川县地理概况
  2. 江川县行政区划
  3. 开渔节的江川开渔节
  4. 江川县历史沿革
  5. 江川县青铜文化

一、江川县地理概况

江川县的地理特点独特,地形主要由湖泊、盆地和中低山脉构成,呈四周高、中部低的结构,西部的九溪河向玉溪方向倾斜。山脉主要呈南北走向和东西走向,东北走向的较少,更高点翠峰谷堆山海拔达到2 *** 8米,而更低点九溪河口村的海拔为1690米,县城海拔1730米,大部分坝区海拔在1740米左右,属于中 *** 带半干燥高原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干湿季差异明显,降水量受地形和季节影响明显,山区的降水通常多于坝区,夏季雨水充沛,春冬较为干燥。

江川县的水文资源丰富,境内有16条主要河流,总长184.8公里,属于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其中,星云湖为南北走向的不规则椭圆形,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3.8公里,湖岸线长达36.3公里,拥有1.84亿立方米的容积,平均水深7米,更大水深10米。抚仙湖作为全国第二大淡水深水湖,形状类似葫芦,南北长30公里,东西宽10公里,总面积212平方公里,江川县占其水面32.5%,湖泊水面占比全县总面积的12.37%。星云湖和抚仙湖都是天然的淡水养殖场所,盛产鲜鱼,如星云湖的大头鱼、四大家鱼和抚仙湖的抗浪鱼、金线鱼、草青鱼等,享有盛誉。

在土壤方面,2003年底,全县耕地面积为132512亩,占土地面积的10.39%。主要土壤类型有红壤、棕壤、紫色土和水稻土。在矿产资源方面,已探明的矿产种类丰富,包括石灰岩、白云岩、磷块岩、石英砂岩、粘土、含钾岩和褐煤等,其中磷矿储量巨大,品位高,据1988年地质报告,江川的磷矿总储量超过3亿吨,一级品矿和一级富矿资源丰富,且矿石的低砷、低油粉和薄覆土特 *** 使得开采更为便利。

云南省江川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湖光秀美,物阜民丰。星云湖坐落其中,抚仙湖嵌于东北边界,水面面积大于耕地面积,被称为“滇中碧玉”、“高原水乡”。又因鱼类品种多,尤其大头鱼、抗浪鱼远近闻名;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适种作物广,尤其烤烟优质高产,素有“鱼米之乡”和“云烟之乡”的美称。烤烟、仔猪、蔬菜、花卉、磷化工是当前的经济支柱产业。蔬菜、鲜切花、黄磷、赤磷是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以牛虎铜案为 *** 的李家山青铜文化,是古滇文化中的瑰宝。

二、江川县行政区划

1、江川县的行政区划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经历了多次调整。截至2011年2月,江川县的行政机构包括1个街道办事处和4个镇,1个乡以及1个民族乡。这些具体行政区划为大街街道办事处、江城镇、前卫镇、九溪镇、路居镇、雄关乡以及安化彝族乡。

2、在1984年的行政区划中,江川县的管辖范围更为广阔,包括1个镇和11个区,共计69个乡。到了1998年,行政区划有所变化,江川县设有7个镇和5个乡,共72个办事处(村委会)。

3、2002年的行政区划调整后,江川县的结构进一步细化,具体为5个镇(大街、江城、前卫、九溪、路居)和2个乡(雄关乡、安化彝族乡),并且设有69个村委会和3个社区居委会,涵盖了345个自然村和434个村民小组。这些数据反映了江川县在不同阶段的行政管理分布情况。

4、云南省江川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湖光秀美,物阜民丰。星云湖坐落其中,抚仙湖嵌于东北边界,水面面积大于耕地面积,被称为“滇中碧玉”、“高原水乡”。又因鱼类品种多,尤其大头鱼、抗浪鱼远近闻名;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适种作物广,尤其烤烟优质高产,素有“鱼米之乡”和“云烟之乡”的美称。烤烟、仔猪、蔬菜、花卉、磷化工是当前的经济支柱产业。蔬菜、鲜切花、黄磷、赤磷是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以牛虎铜案为 *** 的李家山青铜文化,是古滇文化中的瑰宝。

三、开渔节的江川开渔节

1、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县举办的开渔节。玉溪市被称为“高原明珠”,江川是云南文化的源头、古滇国的中心,素有“高原水乡”、“云烟之乡”、“鱼米之乡”的美誉,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是古滇国文明的发祥地,荟萃了丰富奇特的渔文化和青铜文化。在云南,江川开渔节历史悠久,规模和影响更大。每年12月25日这天,人欢鱼跃,商贾云集,八方宾客慕名而来,体验江川独特的渔文化,感受隆重的节日氛围。而江川县素有“鱼米之乡”、“高原水乡”之称,江川县境内有星云湖,抚仙湖等几大著名的淡水湖,“开渔”这项活动则是在星云湖举办。

2、“开渔”则表示可以捕鱼,由于地处高原,先民们远离海域,从未见过海,因此将淡水湖称为海,“开渔”在当地俗称“开海”,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古滇 *** 们早就意识到了鱼类有产卵期,只避开产卵期捕捉鱼,才能给鱼类充分的繁殖空间,合理的保护资源,才有利于长久的发展。于是先民们规定了某一段时期可以捕鱼,其他时间均为禁渔期,经过长久的琢磨,先民发现开渔期在冬天更为有利,而且冬天捕捉到的鱼儿肥美香甜,因此流传下来的开渔日则一直为冬季。而今很长的一段时期,开渔日都为12月15日,持续半个月,渔民们都可以下海捕鱼。

3、2004年,这项民俗首次定名为“开渔节”,2004年12月24日下午,中国云南江川首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在县城五岔路口主会场隆重开幕,之后成功举办了8届“开渔节”暨高原湖泊水产品交易会,即将迎来第九届。

四、江川县历史沿革

1、江川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它属于古滇国的领地。到了汉代元丰二年(公元前105年),设立俞元县,隶属于益州郡。唐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绎县成立,隶属于黎州。南诏时期,江川县更名为量水州。唐宪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随着南诏对黎州等地的扩张,江川县成为了河阳郡的一部分,自此江川县之名流传开来。在大理国时期,江川县隶属于步雄部。元宪宗六年(公元1256年),它被改为千户所,隶属于罗伽万户府。至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设立了江川州,管辖双龙县。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州级行政区划降为县,归属于澄江路。从那以后,江川县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2、明代崇祯七年(公元1634年),县治从古城(今龙街镇)迁移到江川驿,即现在的江城镇。进入 *** 初年,江川县隶属于滇中道,其行政中心位于蒙自,当时的名称为蒙自道。1930年,江川县被划归为第三 *** 区。1950年10月,县治再次迁移,从江城迁至大街,归属玉溪地区。1958年10月,江川县与玉溪县合并,但仅一年后的1961年11月,为了行政区划的需要,又重新设立了江川县,这一名称沿用至今。

青铜之乡 江川?青铜树海-第1张图片-

3、云南省江川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湖光秀美,物阜民丰。星云湖坐落其中,抚仙湖嵌于东北边界,水面面积大于耕地面积,被称为“滇中碧玉”、“高原水乡”。又因鱼类品种多,尤其大头鱼、抗浪鱼远近闻名;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适种作物广,尤其烤烟优质高产,素有“鱼米之乡”和“云烟之乡”的美称。烤烟、仔猪、蔬菜、花卉、磷化工是当前的经济支柱产业。蔬菜、鲜切花、黄磷、赤磷是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以牛虎铜案为 *** 的李家山青铜文化,是古滇文化中的瑰宝。

五、江川县青铜文化

1、江川县,这个坐落在县城北16公里的江城镇早街村后的山丘上,隐藏着一段两千多年前的青铜文化瑰宝——李家山青铜文化墓地。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是古滇人民智慧与创造力的见证。

2、1972年的首次发掘,揭示了27座墓葬,出土了1000余件青铜器,其中包括著名的牛虎铜案和牛虎铜枕,这些文物曾在国际间展览,备受赞誉。随后的发掘活动持续进行,直到1997年,清理了多座墓葬,出土的青铜器、铁器、金银器等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如铜鼓、贮贝器、俑、编钟等,展现了滇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高超工艺。

3、李家山青铜器不仅是数量上的丰富,更在艺术构思和铸造工艺上展现出卓越的成就。它们通过生产工具,如铜斧、铜锄,反映了古滇国农业的发达;生活用具,如牛虎铜案,以其精美的设计和实用功能,展示了艺术与实用的完美结合。兵器方面,如铜啄,既体现了战争需求,又展现了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音乐器材的铜鼓,不仅是乐器,更是象征着权力与财富的吉祥物。

4、装饰艺术方面,青铜扣饰如二牛交合扣饰,以生动的形象,展现了古滇人民对繁殖的重视和对财富的渴望。这些文物不仅揭示了古滇国的生活方式,还体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为研究战国末期至东汉初期的滇国历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5、云南省江川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湖光秀美,物阜民丰。星云湖坐落其中,抚仙湖嵌于东北边界,水面面积大于耕地面积,被称为“滇中碧玉”、“高原水乡”。又因鱼类品种多,尤其大头鱼、抗浪鱼远近闻名;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适种作物广,尤其烤烟优质高产,素有“鱼米之乡”和“云烟之乡”的美称。烤烟、仔猪、蔬菜、花卉、磷化工是当前的经济支柱产业。蔬菜、鲜切花、黄磷、赤磷是主要出口创汇产品。以牛虎铜案为 *** 的李家山青铜文化,是古滇文化中的瑰宝。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江川 树海 青铜 铜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