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长寿之乡帝王故里和中国长寿之乡在哪里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长寿之乡帝王故里以及中国长寿之乡在哪里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锦衣归故里”的出处是哪里
1、“锦衣归故里”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
2、汪洙,字德温,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其幼颖异,九岁能诗,号称汪神童。父,汪元吉,曾任鄞县县吏。在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因看重汪元吉的为人,特把汪元吉推荐给转运史,叫汪元吉负责明州府的法律方面(司法参军)的事务。
3、朱紫:指达官显贵。唐制,官员五品以上穿红色的官服,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故诗文中常以朱紫色代指 *** 。
4、萤窗:晋人车胤,家贫无钱买灯油,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丝囊中,供夜读时照明。后世便常以萤窗、萤案比喻刻苦读书。三冬:像三春、三秋一样,指三年。
5、“将相”句:意谓当将相之人并非生来就是。语出《史记陈涉世家》。
6、席上珍:宴席上的珍品。比喻儒生具有美善的才德。语出《礼记儒行》。
7、儒冠: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帽子。借指以读书为业。
8、相天下:当宰相治理天下。穷:事业不发达。善其身:使本身具有良好的修养。语出《孟子尽心上》。锦轴:用锦缎装饰的卷轴,指华丽的文书。古代书籍不分页,而用轴卷成一卷来展读。千文:即南朝梁人周兴嗣所作的《千字文》,是现存的较早的启蒙读物。间出:相间出现(在《千字文》中)。发:启发。蒙童:智慧还没有得到开发的幼童。
9、谒:谒见。正式会见。相公:宰相。
10、登科:也称登第,指在科举 *** 中 *** 及第。此指县试中考取秀才。
11、 *** :明清两代,每隔三年,各县、州、府的生员集中在省会 *** ,称乡试,亦称 *** 。考取者称举人。
12、乡书:周代 *** ,乡大夫等地方官每隔三年献当地贤明者的书给周王,供周王挑选授职。因此后代称乡试中选为登乡书或登贤书。
13、仙桂籍:即桂籍的美称。明清两代,举人在京城会试中选的,称进士;考中进士犹如月中折桂,所以进士的名册被称为桂籍。
14、天府:天宫。这儿比喻皇宫。明清两代,考中进士后还得在皇宫参加殿试,以定名次。快:喜悦。
15、青钱选:古时的铜钱以色青为贵,故人挑选铜钱都先选青钱。这里比喻科举 *** 时文章写得好,每次都被选中。
16、脱迹:超脱,摆脱。雁塔:即大雁塔,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四公里大慈恩寺内。唐代,每年新考中的进士都在大雁塔题上姓名,作为一种荣耀,故后世常称考中进士为雁塔题名。禹门:即龙门。在今山西稷山县西北黄河流经处,相传是大禹在治水时开凿。此处水流湍急,相传鱼若逆水游上就能变成龙。唐代以后将科举 *** 中选比喻为登龙门。三汲浪:三次跃出波浪。比喻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屡次中选。比喻考取进士引起的震动。端的:果然。金榜:公布科举及第者姓名的布告。因贯用黄纸,故称。状头:即状元,进士中的之一名。三百辈:三百人。明清科举 *** ,每次会试录取三百名进士。瀛洲:传说中东海里神仙所栖之三座仙山之一。唐太宗设立文学馆,被延聘的人全国仰慕,称为“登瀛洲”、“步瀛洲”。
17、岧峣(tiáo,yáo):高大峻峭的样子。
18、衢(qú):四通八达的街道。物华:万物之精华。此指各种各样精美的货物。
19、“风云”句:指明君贤臣会合的大好时机。语出王褒《圣主得》。
20、“日月”二句: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中的诗句。
21、万年书:使国家能长治久安、永远兴盛的施政方案。
22、土脉:土地的脉络。阳和:温暖和畅之气,即春气。
23、梅花初放,冲破了寒冬腊月,迎来了新春正月。腊:本是古代岁末祭祀众神之名。汉代起于农历十二月腊祭众神,故称之为腊月。
24、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汉、唐代等朝,都建都于此。此被用作京都的代称。游冶:也作冶游,在春天外出游玩。雨刚停不久,又飘洒下几点雨来。寒食:古代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节日期间,家家熄火种,不得举火,故名寒食。古代神话传说,蜀国国王杜宇,死后化为 *** ,鸣声凄厉如泣,啼至血出乃止。 *** 花色红如血,相传是社鹃的血泪染成的。底事:何事,为什么。
25、凤阁:四面开窗,夏天用以纳凉的楼房。
26、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节。相传每年的七夕夜晚,银河两岸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登上临时由喜鹊架成的桥在银河中相会。人们在庭院中陈列瓜果酒食祭祀牵牛、织女二星,谓之“乞巧”。
27、相传唐代的郭子仪初从军时,曾在七夕见仙女坐彩车从天而降,郭子仪知是织女,固向她祷求长寿富贵。后郭子仪果然寿至九十,官至太尉、尚书令。
28、《世说新语排调》载:七夕那天,人们都晒衣物,郝隆却仰卧庭中。人们问 *** 什么这样,他口答说:“我在晒肚子里的书。”郝隆子:郝隆是晋代名士;子是尊称。
29、这四句是唐诗人李白《九日龙山饮》诗。龙山在今湖北江陵西郊。古人习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东晋时征西大将军桓温曾在重阳节携孟嘉等佐吏登龙山饮酒,孟嘉的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觉,一时传为佳话。“舞爱”句,在月下舞蹈,月光皓洁可爱,如在挽留游人。
30、四句是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诗。觞(shāng):盛着酒的酒杯。两重阳:唐俗,京城的人们常在重阳后的一天再次宴会赏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阳”之称。
31、北帝:指主管冬季的天神。纳嘉禾:庄稼丰收。冬至日太阳最为偏南,过后就一天比一天升高一些。云物:天上的云彩。古人以为云彩的颜色能预报天下的吉凶,在冬至那天有登上高台观察云色的礼仪。更筹:古代在夜间用来计时的竹签,亦名更签。斗柄:北斗七星状若斗勺,其第五至第七之三星似斗勺之柄,称斗柄;北斗星随季节的推移在空中转动,周而复始,每年立春时,斗柄正指向东方;立秋时指西方。暄:温暖。“客鬓”句:除夕之夜隔开寒暖新旧两年,旅客离乡在外,过此 *** 就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年份,思乡之情更加急迫,催人老去,以上四句是宋人李福源《岭外守岁》诗。
32、典出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原诗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 。
33、(带雨的梨花)像是正在哭泣的美人杨贵妃的脸。出自白居易诗。
34、色间:花色间杂在一起,即承上句说李花与桃花结为伴侣。以上四句诗形容李花。
35、( *** )像倾国倾城的美人,其姿态、容貌与众不同。
36、轻薄:看轻,瞧不起。以上四句描写 *** 。
37、化用宋诗人林逋《咏梅诗》中诗句“暗香浮动月黄昏”。以上四句引用王安石《梅花》诗;王诗“一”作“数”,“惟”作“为”。谓梅花适宜与竹、松等量齐观。我国古代称松、竹、梅三种耐寒的观赏植物为“岁寒三友”。以上四句都是形容梅花的。谓居住的地方不可没有君子,故应种植松、竹、梅等像君予那样耐得住风霜寒冷的有节 *** 的植物来作为长久相交的朋友。语出金代元好问《丐论》。《酉阳杂俎》载李德裕言北都童子寺有竹一窠,每日竹报平安。
38、泗泽:河流和沼泽。泗即泗河,在今江苏省北部。此泛指河流。
39、夏天的云朵大多状如奇形怪状的山峰。
40、古代的文人以弹琴、下棋、作诗、饮酒为风雅高尚的娱乐活动。
41、 *** 雪月:古人以夏季的风、春季的花、冬季的雪、秋季的月作为四季风光的典型事物,故常以“ *** 雪月”来概括四季的景象。
42、悠闲富贵又高名远扬。散神仙:道教传说中不在神仙世界担任官职的神仙。比喻悠闲自在。
43、道院:有道之士所居住的院落。仙客:像仙人一样高雅脱俗的宾客。
44、栖凤竹:竹的美称。相传凤凰以竹实为食物。
45、化龙鱼:鲤鱼的美称。相传鲤鱼跃过龙门就变化为龙。
二、“千古帝王家”的出处是哪里
1、“千古帝王家”出自宋代汪洙的《神童诗》。
2、汪洙,字德温,鄞县(今宁波市鄞州区)人。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至观文殿大学士。其幼颖异,九岁能诗,号称汪神童。父,汪元吉,曾任鄞县县吏。在王安石任鄞县县令时,因看重汪元吉的为人,特把汪元吉推荐给转运史,叫汪元吉负责明州府的法律方面(司法参军)的事务。
3、朱紫:指达官显贵。唐制,官员五品以上穿红色的官服,三品以上穿紫色官服。故诗文中常以朱紫色代指 *** 。
4、萤窗:晋人车胤,家贫无钱买灯油,就捕捉许多萤火虫放在丝囊中,供夜读时照明。后世便常以萤窗、萤案比喻刻苦读书。三冬:像三春、三秋一样,指三年。
5、“将相”句:意谓当将相之人并非生来就是。语出《史记陈涉世家》。
6、席上珍:宴席上的珍品。比喻儒生具有美善的才德。语出《礼记儒行》。
7、儒冠:古代读书人所戴的一种帽子。借指以读书为业。
8、相天下:当宰相治理天下。穷:事业不发达。善其身:使本身具有良好的修养。语出《孟子尽心上》。锦轴:用锦缎装饰的卷轴,指华丽的文书。古代书籍不分页,而用轴卷成一卷来展读。千文:即南朝梁人周兴嗣所作的《千字文》,是现存的较早的启蒙读物。间出:相间出现(在《千字文》中)。发:启发。蒙童:智慧还没有得到开发的幼童。
9、谒:谒见。正式会见。相公:宰相。
10、登科:也称登第,指在科举 *** 中 *** 及第。此指县试中考取秀才。
11、 *** :明清两代,每隔三年,各县、州、府的生员集中在省会 *** ,称乡试,亦称 *** 。考取者称举人。
12、乡书:周代 *** ,乡大夫等地方官每隔三年献当地贤明者的书给周王,供周王挑选授职。因此后代称乡试中选为登乡书或登贤书。
13、仙桂籍:即桂籍的美称。明清两代,举人在京城会试中选的,称进士;考中进士犹如月中折桂,所以进士的名册被称为桂籍。
14、天府:天宫。这儿比喻皇宫。明清两代,考中进士后还得在皇宫参加殿试,以定名次。快:喜悦。
15、青钱选:古时的铜钱以色青为贵,故人挑选铜钱都先选青钱。这里比喻科举 *** 时文章写得好,每次都被选中。
16、脱迹:超脱,摆脱。雁塔:即大雁塔,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南四公里大慈恩寺内。唐代,每年新考中的进士都在大雁塔题上姓名,作为一种荣耀,故后世常称考中进士为雁塔题名。禹门:即龙门。在今山西稷山县西北黄河流经处,相传是大禹在治水时开凿。此处水流湍急,相传鱼若逆水游上就能变成龙。唐代以后将科举 *** 中选比喻为登龙门。三汲浪:三次跃出波浪。比喻在乡试、会试、殿试中屡次中选。比喻考取进士引起的震动。端的:果然。金榜:公布科举及第者姓名的布告。因贯用黄纸,故称。状头:即状元,进士中的之一名。三百辈:三百人。明清科举 *** ,每次会试录取三百名进士。瀛洲:传说中东海里神仙所栖之三座仙山之一。唐太宗设立文学馆,被延聘的人全国仰慕,称为“登瀛洲”、“步瀛洲”。
17、岧峣(tiáo,yáo):高大峻峭的样子。
18、衢(qú):四通八达的街道。物华:万物之精华。此指各种各样精美的货物。
19、“风云”句:指明君贤臣会合的大好时机。语出王褒《圣主得》。
20、“日月”二句:陈后主《入隋侍宴应诏》中的诗句。
21、万年书:使国家能长治久安、永远兴盛的施政方案。
22、土脉:土地的脉络。阳和:温暖和畅之气,即春气。
23、梅花初放,冲破了寒冬腊月,迎来了新春正月。腊:本是古代岁末祭祀众神之名。汉代起于农历十二月腊祭众神,故称之为腊月。
24、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汉、唐代等朝,都建都于此。此被用作京都的代称。游冶:也作冶游,在春天外出游玩。雨刚停不久,又飘洒下几点雨来。寒食:古代节日,在清明节前一、两天。节日期间,家家熄火种,不得举火,故名寒食。古代神话传说,蜀国国王杜宇,死后化为 *** ,鸣声凄厉如泣,啼至血出乃止。 *** 花色红如血,相传是社鹃的血泪染成的。底事:何事,为什么。
25、凤阁:四面开窗,夏天用以纳凉的楼房。
26、农历七月七日是七夕节。相传每年的七夕夜晚,银河两岸的牛郎星和织女星登上临时由喜鹊架成的桥在银河中相会。人们在庭院中陈列瓜果酒食祭祀牵牛、织女二星,谓之“乞巧”。
27、相传唐代的郭子仪初从军时,曾在七夕见仙女坐彩车从天而降,郭子仪知是织女,固向她祷求长寿富贵。后郭子仪果然寿至九十,官至太尉、尚书令。
28、《世说新语排调》载:七夕那天,人们都晒衣物,郝隆却仰卧庭中。人们问 *** 什么这样,他口答说:“我在晒肚子里的书。”郝隆子:郝隆是晋代名士;子是尊称。
29、这四句是唐诗人李白《九日龙山饮》诗。龙山在今湖北江陵西郊。古人习于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饮酒。东晋时征西大将军桓温曾在重阳节携孟嘉等佐吏登龙山饮酒,孟嘉的帽子被风吹落而不觉,一时传为佳话。“舞爱”句,在月下舞蹈,月光皓洁可爱,如在挽留游人。
30、四句是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诗。觞(shāng):盛着酒的酒杯。两重阳:唐俗,京城的人们常在重阳后的一天再次宴会赏菊,故九月十日有“小重阳”之称。
31、北帝:指主管冬季的天神。纳嘉禾:庄稼丰收。冬至日太阳最为偏南,过后就一天比一天升高一些。云物:天上的云彩。古人以为云彩的颜色能预报天下的吉凶,在冬至那天有登上高台观察云色的礼仪。更筹:古代在夜间用来计时的竹签,亦名更签。斗柄:北斗七星状若斗勺,其第五至第七之三星似斗勺之柄,称斗柄;北斗星随季节的推移在空中转动,周而复始,每年立春时,斗柄正指向东方;立秋时指西方。暄:温暖。“客鬓”句:除夕之夜隔开寒暖新旧两年,旅客离乡在外,过此 *** 就经历了两个不同的年份,思乡之情更加急迫,催人老去,以上四句是宋人李福源《岭外守岁》诗。
32、典出唐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原诗是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 。
33、(带雨的梨花)像是正在哭泣的美人杨贵妃的脸。出自白居易诗。
34、色间:花色间杂在一起,即承上句说李花与桃花结为伴侣。以上四句诗形容李花。
35、( *** )像倾国倾城的美人,其姿态、容貌与众不同。
36、轻薄:看轻,瞧不起。以上四句描写 *** 。
37、化用宋诗人林逋《咏梅诗》中诗句“暗香浮动月黄昏”。以上四句引用王安石《梅花》诗;王诗“一”作“数”,“惟”作“为”。谓梅花适宜与竹、松等量齐观。我国古代称松、竹、梅三种耐寒的观赏植物为“岁寒三友”。以上四句都是形容梅花的。谓居住的地方不可没有君子,故应种植松、竹、梅等像君予那样耐得住风霜寒冷的有节 *** 的植物来作为长久相交的朋友。语出金代元好问《丐论》。《酉阳杂俎》载李德裕言北都童子寺有竹一窠,每日竹报平安。
38、泗泽:河流和沼泽。泗即泗河,在今江苏省北部。此泛指河流。
39、夏天的云朵大多状如奇形怪状的山峰。
40、古代的文人以弹琴、下棋、作诗、饮酒为风雅高尚的娱乐活动。
41、 *** 雪月:古人以夏季的风、春季的花、冬季的雪、秋季的月作为四季风光的典型事物,故常以“ *** 雪月”来概括四季的景象。
42、悠闲富贵又高名远扬。散神仙:道教传说中不在神仙世界担任官职的神仙。比喻悠闲自在。
43、道院:有道之士所居住的院落。仙客:像仙人一样高雅脱俗的宾客。
44、栖凤竹:竹的美称。相传凤凰以竹实为食物。
45、化龙鱼:鲤鱼的美称。相传鲤鱼跃过龙门就变化为龙。
三、随州哪个乡镇最发达
三里岗镇地处鄂南,随州京山交界处,著名的国家级旅游胜地大洪山脚下。。周围群山环抱,自然环境一流。自 *** *** 以来,三里岗镇人民积极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香菇种植业。现已经发展成为中南首屈一指的香菇集散地!全镇人民生活也领先于其他乡镇。人均收入排在随州市前列
三里岗镇位于炎帝神龙故里、编钟古乐之乡曾都区西南部,地处国家级风景区大洪山旅游区境内,距离随州市城区65公里。其北部与本区均川镇、环潭镇、洪山镇毗连,东与柳林带镇交界,西面与大洪山风景管理区交界,南面与京山县三阳镇接壤
处于北纬31°22′至31°56′,东经112°57′至113°13′,南北长约32公里,东西长约15公里,地势随大洪山山脉,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处在鄂东北低山丘陵带上。
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三里岗、马家畈、尚家店、粟树嘴、八一桥、刘店、吉祥店、伏岭、三星、常安店、新集、何家店、尚家桥、黄家河、古庙、车佛、贾家湾、杨家棚、许家河
全镇总版土面积319.3平方公里,是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美丽山镇。
全镇共有人口4.6万人,其中城镇居民1.1万人。
地处大洪山怀抱,地形以低山、丘陵、岗地为主,全镇海拔约在500米—800米之间。我镇山脉都为大洪山余脉,由南向北山势逐渐降低,山的相对高度200—500米之间,山谷成V字形,坡较陡。山体以石灰岩为主,土壤深厚,森林资源丰富,植被繁茂。我镇河流可分为两大流域,绝大部分处于涢水(均水)流域,河流由西南向东北流动,另有刘店河由西向东流入郑家河,进入安陆市境内,为漳河流域。
香菇2005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8.63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 引资到位资金2397万元,比上年增长45.7%;外贸出口达321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2%;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100元,比上年增长7%。我镇工业方面特色鲜明,现已形成以建材业、采矿业、建筑业、加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资源型产业稳中有升,加工工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异军突起,工业经济结构正日趋合理。其中香菇加工业在全国乃至 *** 享有名气。
三里岗香菇产业独具特色。我镇气候适宜,栎木资源丰富,是人工栽培香菇的理想场所,是全国食用菌生产先进单位。从2001年至2005年的五年时间里,全镇香菇出口创汇共达1.8亿美元,被省 *** 列为全省的五个特色产业镇之一。目前,香菇生产加工企业达到40家,其中,中外合资、外商独资企业5家,全镇从事香菇产业的人员1万余人。香菇年产量4000吨,年市场交易量6000吨,年交易额4亿多元,年出口香菇40000吨,创汇3000万美元,并拥有“三岗”、“山林”、“大洪山”等著名品牌。
全镇先后投资3000万元兴建了占地40亩的香菇交易大市场和占地30亩的香菇加工一条街,香菇加工分级达到20多种。在销售上一手抓老主户巩固,一手抓新客户发展。不仅吸引了河南、陕西、四川、甘肃、安徽和湖北省其他县市的菇农来三里岗 *** 香菇,而且还招来了新加坡、 *** 、 *** 、广州、深圳、福建、浙江等地客商来三里岗进行香菇贸易。产品除占据了 *** 市场70%的份额以外,还远销 *** 、日本、韩国、法国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全镇常年从事香菇贸易的加工户近200家,其中4000人常年在外面进行技术输出和香菇购销,三里岗人的足迹遍布全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农业方面,我镇主产水稻、小麦、油菜,是随州的农业大镇,养殖业大镇。全镇共有耕地面积505 2.87公顷,人均耕地0.11公顷,其中基本农田面积4193.58公顷,一般农田859.29公顷。地少人多是我镇特点, *** 一面加大对农田的保护力度,一面鼓励农 *** 行多种经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大力推广优良品种,探索食用菌发展新路子,改造菇耳林、板栗带、茶园等,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农民忙时种田,闲时种菇或外出务工,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农业耕作大部分实现机械化,摩托车、 *** 等高档消费品普及率大幅度提高。
因地处山区,以前交通非常落后,2000年以后,我镇交通事来发展尤为迅速,随岳高速公路,两条水泥省道(小应线和周新线)穿境而过,通村公路建设四通八达,客运班车直达随州、襄樊、武汉,家家户户都拥有摩托车成为我镇一大特色。全镇共有中小学校7所,在校 *** 5000余人,在职教工300余人,学龄儿童人人有书读,辍学率控制在国家规定范围。全镇共有医护人员120余人,床位100余张,卫生防疫事业日益发展。大力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已建成现代化大型福利院2座。基础设施逐渐完善,邮电通信、程控 *** 、移动 *** 、用户传真直拨海内外。金融机构与全国联网,汇路畅通,取存自便。娱乐设施不断更新,吃的舒服,玩的尽兴。电力 *** 覆盖全镇,供电容量达6000千伏安。自来水昼夜供应,供水能力达2000吨每日。小集镇建设也颇具特色,已形成元宝街、平桥街、洪山街、新街等几条主要街道。
位于曾都区三里岗镇吉祥寺村的大型交易大市场,吸引着周边县市菇农前来进行香菇、木耳等食用菌贸易,每天其交易量达数百吨。
在相隔1里的三里岗镇 *** 对面,有一条“香菇街”。此处是三里岗最早的香菇交易场所,修建于19 *** 年,占地面积近1万平方米。
随着交易量的增多,这条香菇街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香菇产业需要。2005年4月,三里岗便有了第二个香菇市场,位于集镇西端,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这个市场很快又小了。三里岗镇全年有4000余人活跃在香菇市场,全国12个省市的香菇在此交易。因该市场紧邻公路,面积小,菇农人来人往,安全隐患大,极大 *** 了香菇产业的发展。
2007年,三里岗镇吉祥寺村被确定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不久,一个占地面积40亩,办公场所、仓库、加工房等配套设施完善的大型香菇市场蓝图清晰明了。
“香菇市场开在我的香菇加工厂门口了。”产品出口到 *** 的市金荣菇品公司负责人易光斌刚从市场上采购回来。他说,之前把加工厂设在自家,规模受到 *** 。现在,他在新的香菇市场租了6间门面,“采购、加工、存储于一体,可以好好把公司做大了。”易光斌兴冲冲的。
国家级风景名胜大洪山位于三里岗西南3公里,距正中心十几分钟的路程。
1988年被 *** 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是观光旅游、休闲避暑、健身疗养、科学考察理想场地;是世界著名古乐之乡和炎帝神农诞辰地。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森林公园”、“全国第四批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洪山风光美。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景区内动植物与非生物形成的生态美,落叶树和常绿林融为一体,形成四季常青的异色风光。素有“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的美誉,有“不倒翁”之称的 *** 古银杏,是大洪山镇山之宝,是“华中之一树”。
大洪山气候优。这时气候温和,冬暖夏凉,空气中富含氧离子,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点,是一处天然氧吧,是旅游避暑的绝好胜地。是人类最适宜的居住环境,是全国著名的长寿之乡。
大洪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中华民族的三个始祖都与大洪山地区直接相关。区域分布多处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遗产和世界著名的考古发现。大洪山是中国 *** 的重点丛林。洪山寺历来为 *** 文化的祖师道场,历代帝王多赐名,其佛法远播日本、东南亚,在 *** 界享有盛誉。大洪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西汉末年绿林 *** 、明朝明玉珍 *** 、清末赵邦壁 *** 都在大洪山立寨。大洪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近百个 *** 遗址,反映了 *** 、陶铸、陈少敏等 *** 家的生涯。
大洪山居荆豫要冲,汉襄咽喉,位置优越,交通便捷;她集自然、人文、历史、艺术于一体,与世界第八大奇迹——擂鼓墩编钟和华夏文明始祖——炎帝神农故里构成一条黄金旅游线。大洪山经二十年来的开发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现已成为华中地区知名的休闲度假胜地、火山地质公园和湖北省旅游主题公园。先后接待海内外游客共800万人次,是湖北旅游 *** 上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关于长寿之乡帝王故里和中国长寿之乡在哪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