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长寿之乡白蒲镇,以及世界长寿之乡最新排名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一、白蒲镇的介绍
江苏省百家名镇——白蒲镇,始建于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是古蒲涛县的旧址。建镇初期四周湖泽里长满盛开白花的蒲草。“白蒲”这个富诗情画意的名字由此而来。位于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区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捷,产业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是中国著名的体育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建筑之乡和长寿之乡,投资环境优越,机场、港口、铁路和公路通达迅捷。2013年3月19日,如皋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确定撤销林梓镇、白蒲镇,将原林梓镇、白蒲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白蒲镇,其总面积144.5平方公里,13.2万人口。
二、白蒲镇长寿镇由来
位于中国腹地的白蒲镇,以其卓越的土壤质量闻名。这里的土壤富含硒、锌、硼、镍等微量元素,这些元素对居民的健康至关重要。黄标研究员,来自南京土壤研究所的专家,对白蒲土壤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这些微量元素的独特功效。硒被誉为自然界的"长寿元素",能抵抗衰老和预防癌症;锌则维持细胞膜稳定并参与酶的代谢,提升免疫力;硼则对营养成分的代谢有影响,如钙、维生素D和氨基酸等。
得益于这些天然的微量元素,白蒲镇居民的身体健康得到显著提升,长寿现象尤为显著。据统计,白蒲镇82000人口中,百岁老人数量惊人,达到了23位,百岁老人比例达到2.8人/万人,远超 *** 定义的长寿之乡标准(0.75人/万人)。此外,95岁以上、90岁以上和8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也十分可观,体现出白蒲镇的长寿人口基数大。
在白蒲镇,103岁的刘镜寰老人在"太平盛世 *** 宴"上挥毫泼墨,写下" *** 好"的赞誉,这幅珍贵的条幅不仅见证了古镇的长寿传奇,也成为了献给 *** 的" *** "的礼物,为白蒲镇的故事增添了浓厚的文化色彩。
江苏省百家名镇——白蒲镇,始建于东晋义熙七年(公元411年),是古蒲涛县的旧址。建镇初期四周湖泽里长满盛开白花的蒲草。“白蒲”这个富诗情画意的名字由此而来。位于长江三角洲上海经济区内,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捷,产业资源丰富,人文底蕴深厚,是中国著名的体育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建筑之乡和长寿之乡,投资环境优越,机场、港口、铁路和公路通达迅捷。2013年3月19日,如皋行政区划调整方案确定撤销林梓镇、白蒲镇,将原林梓镇、白蒲镇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白蒲镇,其总面积144.5平方公里,13.2万人口。[1]
三、长寿之乡长寿之乡均是富硒区
中国老年学会认证了多个长寿之乡,如湖南麻阳、广西永福等,其中如皋市以其长寿人口比例超过7/10万而备受瞩目。研究人员对如皋的环境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其长寿秘诀之一在于其优质的水土环境。在如皋白蒲镇的土壤样本中,每千克土壤含硒、锌、碘分别为3.3毫克、57.3毫克和0.047毫克,这些元素对人类健康至关重要。硒能抗衰老防癌,锌参与多种生命活动,而碘对维持 *** 健康同样不可或缺。这些元素的含量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恰好适合 *** 需求。
如皋地区的沉降物重金属含量处于江苏省更低水平,特别是砷、汞、镉、铅等有害金属含量偏低。这一独特的地质背景使得表层和深层土壤的有害金属含量低,形成了优良的生态环境。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也是如皋居民长寿的重要因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地土壤中微量元素异常也可能引发地方病,如大骨节病、克山病等,这与土壤中的硒缺乏有关。而在饮用水中,碘缺乏可能导致甲状腺肿。因此,如皋长寿地区的健康环境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多种因素的综合结果。
长寿之乡:"长寿之乡"在中国的确定标准是:每10万人口中百岁老人达到3位。中国七个长寿之乡:山东莱州、江苏如皋、湖北钟祥、广西巴马、四川乐山、辽宁辽阳兴隆村、新疆克拉玛依。广西巴马县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长寿之一县候选世界纪录,创下新的世界之最。
四、白蒲的概述
白铺镇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白蒲距上海仅122公里,具有通江达海、承南启北的区位交通优势,随着苏通大桥的建设成功,白蒲将进一步缩短予苏南地区的距离,现在从白蒲到上海仅需一个小时的车程,这必将给白蒲带来巨大的商机。沿海高速公路贯穿南北,与宁通高速、苏嘉杭高速、沪宁高速相连,从白蒲出口可快捷到达各大中城市。
新长铁路穿境而过,与陇海铁路、沪宁铁路、宁启铁路相连,货运、客运可从白蒲火车站到达全国各地。白蒲距南通机场仅20公里,从南通机场可直达北京、广州。白蒲距国家一级对外 *** 口岸南通港、如皋港仅30公里,连接长江沿岸各大港口,出江入海通达世界各地。通扬(南通—扬州)运河从镇中心穿过,2010年前将建成 *** 航道。这种江海河联运、水陆空一体的立体交通格局,为“长三角”的产业转移、拓展延伸提供了前沿阵地,为白蒲经济快速融入国际国内大市场创造了更佳通道。白蒲在蒲西有火车客运站与物流站,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和货物流通。
白铺镇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白蒲镇属北 *** 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日照充分,无霜期较长,光、热、水高峰基本同期,气候条件比较优越。全年平均气温为14.6℃,月平均以1月份更低,为1.8℃;7月份更高为27.2℃。年平均日照2041.5小时,8月份日照最多,为229.8小时;2月份最少,130.7小时。年平均降水数为121.3天,年平均降水量1055.5毫米。年平均无霜期为215.6天。镇境内在历史上未出现过MS>4.0级的 *** 记载。镇境内无环境污染源,无沙尘暴天气。
白铺镇的土壤乃含硒宝土,天香馥寿。白蒲镇境内土壤质量高,适合各种作物种植。值得称奇的是白蒲土壤中含有硒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直接影响了 *** 健康。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黄标主持了对白蒲土壤的采集和研究,发现白蒲土壤中含有效态硒、锌、硼、镍等微量元素,硒有抗衰老、防癌变的作用;锌能维持细胞膜稳定 *** ,并参与酶的代谢,提高免疫功能;硼影响 *** 钙、维生素D、氨基酸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的代谢。土壤中的这些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其组合正好适合 *** ,通过食物链吸收,提高了白蒲镇居民的搞衰老能力。根据最新统计,白蒲8.2万人中百岁老人多达23位,总数位居全国乡镇之首,百岁老人的比例为2.8人/万人,而 *** 确定的长寿之乡的主要指标中百岁老人比例为0.75人/万人。此外,白蒲95岁以上的老人有116人,90岁以上的老人425人,80岁以上的老人有3221人。在世人为之赞叹称奇的“太平盛世 *** 宴”上,103岁的白蒲人瑞刘镜寰挥毫颂 *** ,欣然写下“ *** 好”四个大字,如今这幅撒金条幅已作为珍贵礼物献给了 *** 的“ *** ”,给古镇白蒲又添一段佳话。
名产纷呈,享誉中外。黄酒、茶干、鱼圆、黄芽菜是白蒲镇四大传统特色长寿食品。鲜味是黄酒区别于其它酒种的一大特点,它具有增进食饮的功能。黄酒具有馥郁芬芳的香气和滋味万千的味感。白蒲黄酒距今有几 *** 的历史,素有“液体面包”的美名,有“南绍兴、北白蒲”之称。白蒲黄酒采用纯稻米酿造,工艺独特,富有二十几种 *** 内不可缺少的氨基酸和多种微量元素。白蒲黄酒曾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白蒲茶干,古名酱乳干,为白蒲一绝。清乾隆皇帝巡视江南,途经白蒲,品尝白蒲茶干后,拍案叫绝,欣然提笔,御题“只此一家”,以此褒扬。白蒲茶干曾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白蒲鱼圆以“香”、“嫩”、“鲜”成为远近闻名的美味佳肴,让人百食不厌,回味无穷。白蒲黄芽菜种植已有240年以上的历史,白蒲黄芽菜煮则汤若奶汁,炒则嫩脆鲜美。 *** 新闻 *** 制片厂曾把白蒲黄芽菜拍摄成 *** 在全国放映,2005年“白蒲”牌黄芽菜被国家命名为无公害蔬菜。
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系江苏省教育厅 2001年确认的“国家级示范高中”、 2004年确认的“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始建于 1950年春。学校座落在“全国体育先进镇”、“江苏京剧之乡”、“江苏百家名镇”如皋市白蒲镇南首。校址系唐宋维扬八大丛林之一法宝禅寺故址,集现代气魄与园林风韵于一体,到处树环水绕、桥塔相映,被誉为“钟灵毓秀”之地、读书成材的“绝佳胜境”。学校是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首批“模范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江苏省首届四星级高中,江苏省首届绿色学校、南通市首批十佳校园、如皋市红旗学校、国家级德育课题先进实验学校、中国瑞典合作环境教育小硕士( YMP)项目实验学校。
如皋市白蒲小学,始建于1903年(清光绪30年)。白蒲绅董沈来宽(号广庭)在著名实业家张謇的影响下,得风气之先,集各界之力,选址白蒲镇南泰山北侧,创办“白蒲镇小学校”,俗称“南校”。现在的白蒲小学系“江苏省实验小学”。目前,学校占地面积3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444平方米。全校32个教学班, *** 1944名。学校音乐室、美术室、微机室、科学室、舞蹈室、图书室等功能室齐全,体卫设施到位,师生用计算机198台。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