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水稻之乡简介(水稻原产于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

很多朋友对于高邮水稻之乡简介和水稻原产于哪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江苏泰州简介
  2. 江苏高邮市好不好
  3. 高邮旅游景点

一、江苏泰州简介

泰州市是江苏 *** 江北岸的水陆交通枢纽,新兴工业城市。位于扬州市与南通市之间,地当澛汀河、东泰运河、南官河与通扬运河交会外,通扬公路经此,扼省境长江北岸东西间水陆交通枢纽,里下河地区入江门户。

这里春秋时 *** 发,长期隶属吴国。汉代置海陵县。与扬州几度分合。1988年改为省辖地级市,并管辖靖江、泰兴、姜堰、兴化四市和海陵、高港两区,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总人口503万。

境内地势平坦,总体上呈现从南到北中间高、两头低的形势,沿江地势稍低,西北部低洼,河网密布,称为“里下河水乡”。自古以农业丰盛、盐业发达著称。西汉吴王刘濞设“海陵仓”于此。五代南唐和宋代均于此设海陵监。明代设盐运使分司,管理淮南盐业生产和运输。自淮南盐业衰落后,泰州经济亦趋衰落。传统手工业发达,特别以银器打造为地方特色行业。

20世纪50年代以来发展了纺织、机械、化工、电子、食品等工业,所产空调器、机动泵、发电机组、锦纶帘子布、机制纸和纺织品等均享有较高市场声誉。工艺美术品以地毯、刺绣、绢花著名。20世纪80年代之后,泰州家电业发展较快,春兰牌空调曾经领军中国空调业10年。

泰州市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较多,有中国人民 *** 海军诞生地纪念馆、渡江战役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 黄桥战役纪念馆及东进谈判旧址、杨根思烈士陵园、 *** 江浙区泰兴 *** 支部纪念馆等现代 *** 历史纪念场馆,有泰兴古银杏群落森林公园、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兴化垛田千岛湿地奇观、兴化水上森林、凤凰河国家水利风景区、河横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区等自然风光,有泰州学政试院、兴化船厅、兴化郑板桥故居纪念馆、梅兰芳故居纪念馆、庆云禅寺、曲江楼、上方寺溱湖明日涉园(又名乔园)、 *** 穆祠和五代铜钟等文物古迹。

泰州绿韵泰州地处江苏中部,长江北岸。位于北纬32°01′57″~33°10′59″,东经119°38′24″~120°32′20″。

泰州南临长江,北通盐城,东邻南通西接扬州,是苏中里下河地区入江达海5条航道的交汇处,是沿海、长江与内河的“T”型结合部。泰州高港是重要的长江港口。

全市区域呈南北长条状,南北长而东西窄,南北更大直线距离约124公里,东西最窄处约19公里,最宽处也仅55公里。全市总面积579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428平方公里。总面积中,陆地面积占82.74%,水域面积占17.26%。

全市除靖江有一 *** 山丘外,其余均为江淮两大水系冲积平原。地势呈中间高、两头低走向,南边沿江地区真高一般在2~5米,中部高沙地区真高一般在5~7米,北边里下河地区真高在1.5~5米。

泰州晨曦全市区域内唯一的 *** 山丘——靖江孤山,位于靖江市区北面五六公里的孤山镇,海拔55.6米,周长1.5公里,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是浙江天目山向东北延伸的余脉之一。全国四大孤山,鄱阳湖畔大小孤山以隽秀闻名,广东肇庆孤山以俏丽闻名,杭州西湖孤山以妩媚闻名,靖江孤山却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孤”山——长江北岸、南通之上、金陵以下,苏北大平原唯一的一座山,故而颇具盛名。

泰州境内河网密布,纵横交织。北部地区,地势低洼,水网呈向心状,由四周向低处集中,这里的湖泊众多,水网密布,是古代射阳湖的残余。

江淮分水线由西向东从中部穿过该市,境内河流大致以通扬公路为界,路北属淮河水系,路南属长江水系。人们习惯上把属于长江水系的老通扬运河和与之相连接的河流称为“上河”,而把属于淮河水系的新通扬运河和与之相连的河流称为“下河”。把扬州至淮安的运河称为里河,里河与下河之间的地区称为“里下河”。高水位时,上河水位高于下河水位1.2米左右,平均水位差为0.9米。而里河与下河之间的水位落差较大。里下河地区以兴化地势更低,俗称“锅底洼”。

泰州引江河泰州市在北 *** 带湿润气候区,受季风环流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季风 *** 特征。这里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具有无霜期长,热量充裕,降水丰沛,雨热同期等特点。泰州市的气温更高在7月,更低在1月,冬夏季南北的温差不大,年平均气温在14.4℃—15.1℃之间,年平均降水量1037.7毫米,降雨日为113天。但受季风的影响,降水变率较大。

泰州常年主导风向以东南风居多,春、夏两季多东南风,秋季多东北风,冬季以偏北风为主。泰州市一般在3月底、4月初进入春季,6月上、中旬进入夏季,9月中旬开始进入秋季,11月中旬转入冬季。大致上每年冬季有4个多月,夏季有3个多月,春、秋季各2个多月。一般情况下,该市四季的气候特征比较明显。

春季,该市天气多变。春季冷暖气团互相争雄,旋进旋退,因此天气就时寒时暖,乍晴乍雨。正如俗话所说的那样:“春天孩儿面,一天有三变”。春雨对三麦、油菜等越冬作物的返青、生长,以及春播作物的及时下种和萌

发都是极为有利的,这真是“春雨贵如油”。

初夏,来自太平洋上的暖湿气流会带来一段高温多雨的天气。该市夏季最典型的两种天气是梅雨和伏旱天气。正常年份的初夏(6月中下旬至7月中上旬)多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这是由于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势均力敌,形成准静止锋天气 *** 。这时正好是江南的梅子成熟的季节,所以称为梅雨(亦称“黄梅雨”、“霉雨”)。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正是梅雨季节的景象写照。梅雨天气一般持续23天左右。梅雨有利于水稻、玉米、棉花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但由于夏季风强弱不一,雨期来临有早有晚,持续期有长有短,降水量也有多有少,往往出现“空黄梅”或“旱黄梅”、“涝黄梅”、“迟黄梅”等不正常现象,不正常的梅雨天气最易出现旱涝灾害,这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严重的影响。

泰州人民公园梅雨过后的盛夏,受副热带高压的控制,出现炎热干燥的天气,这时正值三伏季节,人们称之为“伏旱”。伏旱天气多出现旱灾,尤其是对“三日不雨小旱,七日不雨大旱”的高沙土壤区威胁更大。盛夏,正值稻谷生长旺季,需水正多,其他秋熟作物玉米、大豆、花生等开始扬花结籽,棉花开始吐絮,甘薯块根开始形成,也都需要一定的水分供应。

秋季天高气爽,冬季风逐渐南迁,冷空气慢慢占据该市,气压也逐渐升高,多出现晴朗天气,这时的风力也不大,有利于此季的农作物成熟和收割。

另外,在每年的夏秋季节,该市也常受到台风的侵害。台风出现时,多强风、特大暴雨等灾害 *** 天气,这也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等带来严重的灾害。

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易受到寒潮侵袭。当冷锋过境时(即北方冷空气南迁时),全市普遍降温,气压上升,有时还会出现大风、雨雪、霜冻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天气转晴,形成“三日寒,四日暖”的寒暖交替的天气变化过程。如果遇到强冷空气爆发南下(即冬季风强烈作用),48小时内气温骤降10℃以上那就是寒潮天气。寒潮是该市冬半年主要的气象灾害。寒潮入侵时,会造成剧烈降温,有时还会出现大风、大雪、冻害等灾害 *** 天气,这对农业生产、水陆交通、市政建设及人民的生活等都会造成严重的危害。

过江阴大桥就进入泰州境内泰州,古称海阳、海陵,是具有21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周秦时称海阳,东晋设海陵郡,与金陵(南京)、广陵(扬州)、兰陵(常州)齐名华夏,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美誉,南唐时建泰州,寓意“国泰民安”。据马令《南唐书》中记载,南唐开国之初“供亿公费,不知限极,烈主喜之,以海陵为泰州”。即由于泰州上缴国家的盐税很多,又是苏北地区的水陆要津、咽喉要地,在公元937年,将海陵由县升为州,取国泰民安之意,故名泰州,这就是泰州之名的由来。这里江海交会、气势磅礴,唐代诗人王维为之惊叹:“浮于淮泗,浩然天波,海 *** 于乾坤,江城入于泱漭”。

西汉,建海陵县,属临淮。海陵县始置时间史无明载。《汉书.地理志》载:武帝元狩六年(前117)设置临淮郡,下辖29个县,其中有海陵县。海陵县命名由来,《大清一统志》卷六十七云:“以其地傍海而高故曰海陵。”汉代海陵,县治所在地不详,唐以后县治位于今泰州市市区(海陵区)。

新莽,海陵县改称亭间,属淮平郡。

三国,江淮之间为魏吴 *** ,海陵县废。

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海陵县复立,属广陵郡。

泰州望海楼东晋,海陵县属广陵郡。

南梁,海陵县改属海陵郡。海陵郡设置于东晋义熙七年(411),下辖建陵、临江、如皋、宁海、蒲涛5个县,郡治所在地不详。

刘宋明帝泰豫元年(472)增辖临泽县。武帝永明元年(483)、五年先后增设齐昌、海安2个县。

南梁时海陵郡郡治移治海陵县,下辖海陵、建陵、宁海、如皋、临江、蒲涛、临泽7个县。海陵郡属南兖州。

北齐,南兖州改称东广州,海陵郡属东广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

南陈,宣帝太建五年(573),东广州复称南兖州,海陵郡属南兖州,仍辖海陵等7个县。

北周,南兖州改称吴州,海陵郡属吴州,辖海陵、建陵、如皋、宁海、临泽5个县。蒲涛县省,临江县并入宁海县。

隋代,文帝开皇三年(583),海陵郡废。建陵县并入海陵县,如皋县并入宁海县,临泽县并入高邮县。不久,海陵县分出江浦县。海陵县属吴州。开皇九年,吴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炀帝大业初年,扬州改为江都郡,海陵县属江都郡。江浦县又并入海陵县。

海陵区,泰州老城区唐代,高祖武德三年,海陵县改称吴陵县,以县设置吴州。武德七年吴州废,复称海陵县,属邗州。武德九年,邗州改称扬州,海陵县属扬州。宁海县并入海陵县。中宗景龙二年,分海陵县东境设置海安县,玄宗开元十年,海安县又并入海陵县。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 *** 将海陵县属江都府。高祖武义二年,分海陵北境招远场设置兴化县。睿帝乾贞中,于海陵县设置海陵制置院。

南唐,烈祖升元元年设置泰州。又分海陵南境5个乡设置泰兴县。泰州下辖海陵、泰兴、盐城、兴化4个县。南唐元宗保大十年(公元952年)分海陵县如皋场设置如皋县,泰州增辖如皋县。同年又于海陵县东境设置静海制置院。马令《南唐书》卷一:“改元升元,……以扬州海陵县为泰州。”王象之《舆地纪胜》卷四十:“相传以为取通泰之义。”海陵县为泰州州治所在地。

后周,以泰州为团练州,属扬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

北宋,太祖乾德五年,泰州由团练州降为军事州,属淮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分全国为15路,泰州属淮南路。神宗熙宁五年淮南路分为东西两路,泰州属淮南东路。太宗太平兴国前,泰州仍辖海陵等5个县。太平兴国二年盐城改属楚州后,泰州辖海陵、兴化、泰兴、如皋4个县。

南宋,泰州为军事州,属淮南东路。高宗建炎四年,兴化县改属承州,泰州辖海陵、如皋、泰兴3个县。绍兴五年,泰兴县改属扬州,兴化县废为镇,并附入海陵县,泰州辖2个县。绍兴十年,泰兴县改属泰州,泰州治所一度移至泰兴沙上。绍兴十二年,泰兴县再次改属扬州。绍兴十九年复设兴化县,仍属泰州。孝宗乾道二年,兴化县改属高邮军,不久又属泰州。淳熙四年,兴化县再次改属高邮军,泰州仅辖海陵、如皋2个县。

元代,世祖至元十四年,设置泰州路,属淮东道,至元十九年属江淮行省。至元二十一年,泰州路改为泰州,属扬州路。泰州辖海陵、如皋2个县。

明代,太祖洪武初年,海陵县省入泰州。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

清代,泰州属扬州府,辖如皋县。世宗雍正三年,如皋县改属通州,从此泰州不再辖县,成为散州。高宗乾隆三十三年分泰州东北境设置东台县。

*** 元年(公元1911年),南京临时 *** 裁府废州,泰州改称泰县。 *** 三年(公元1914年),江苏省分为5道,泰县属淮扬道。 *** 十六年(公元1 *** 7年)道废,泰县属江苏省。 *** 二十一年(1932年),江苏省划为15个行政区,泰县属泰县行政区,泰县行政区辖泰县、泰兴、靖江、东台。 *** 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江苏省划为9个行政 *** 区,泰县属江都行政 *** 区。 *** 二十四年(1935年),江苏省划为10个行政 *** 区,泰县属第五行政 *** 区。 *** 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10月, *** 东进 *** ,在泰县东部建立 *** *** 泰县县 *** ,隶属通如靖泰临时行政 *** 会。 *** 会撤销后,先后隶属苏北临时行政 *** 会、苏中区行政 *** 会第三行政区、苏皖边区之一行政区、华中行政办事处之一行政区,直到 *** 三 *** (公元1949年)1月泰县全境解放。

*** 三十年(公元1941年)2月至34年8月,日军侵占泰县,成立 *** ,先后隶属伪苏北行营与苏北绥靖主任公署。

高邮水稻之乡简介(水稻原产于哪里)-第1张图片-

*** 三 *** (公元1949年)1月22日设立泰州市,属华中行政办事处之一行政区。5月,华中行政办事处之一行政区改称苏北泰州行政区,辖泰州市及泰兴、靖江、泰县、海安、如皋、东台、台北7个县。

泰州古巷子1950年1月,苏北泰州行政区与苏北扬州行政区合并为苏北泰州行政区,专员公署驻泰州,下辖2市9县:泰州市、扬州市、泰县、泰兴、靖江、江都、高邮、宝应、兴化、 *** 、仪征。原所辖如皋、海安2县划属南通行政区,东台、台北两县划属盐城行政区。泰州行政区属苏北行政区,扬州市直属苏北行政区后,泰州行政区辖1市9县。

1950年5月8日,泰州市、泰县合并,称泰县,县 *** 驻泰州,属泰州行政区。10月7日分治,泰州市建制恢复,仍属泰州行政区。1953年1月,泰州行政区撤销。泰州市划归扬州行政区。

1954年11月,泰州市改为省辖市,并受扬州专署督导。

1958年7月,泰州市改为专署辖市,属扬州专区。

1959年1月9日,泰州市、泰县再度合并,称泰州县,县 *** 驻泰州,属扬州专区。

1962年5月24日,泰州县撤销,泰州市建制恢复,泰州市 *** 驻泰州,仍属扬州专区。1971年5月,扬州专区改称扬州地区,泰州市属扬州地区,为地辖市。

1983年1月,江苏省实行市管县体制,泰州市属扬州市。

1996年8月12日,经 *** 批准,调整扬州市行政区划,“扬泰分设”:县级泰州市从扬州市划出,组建地级泰州市,下辖海陵区、靖江市、泰兴市、姜堰市、兴化市。

1997年,海陵区、姜堰市、泰兴市部分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组建高港区。

由此,泰州下辖四市两区和泰州经济开发区。

泰州海光广场夜景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泰州实际登记总人口为4785759人。

在普查登记的常住人口中,有本地户籍人数为4742737人,其中农业户口3569774人,非农业户口1172963人,农与非农人口的比例为3∶1。全市总人口中,男 *** 人口2403310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22%;女 *** 人口2382449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78%。

每十万人拥有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数为:大学程度人口2379人,高中程度人口12081人,初中程度人口3 *** 69人,小学程度人口34849人。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中,大学程度占2.51%,高中程度占12.75%,初中程度占38.50%,小学程度占36.79%。

泰州市总人口共由38个民族构成,汉族人口为4779742人,占总人口比重为99.87%;少数民族6017人,占0.13%。有8个少数民族人口超过200人,其中,土家族1425人,苗族1291人,壮族570人, *** 554人,布依族374人,侗族370人,满族267人,彝族222人。

泰州是一个快速崛起的新兴工贸城市。1996年地级泰州市组建以来,全市 *** 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4年,全市实现GDP705.20亿元,财政收入86.47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574元,年末各项存款余额712.09亿元。

泰州农业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银杏之乡”、“水产之乡”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瘦肉型猪、淡水产品、优质银杏生产基地和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兴化市被国家环保局认定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姜堰市被江苏省认定为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市),姜堰市河横村被 *** 环境署授予“全球环境500佳”称号。

“鱼米之乡”泰州拥有32.6万公顷耕地、11.3万公顷水面滩地,是国家重点粮棉、蔬菜和水产品生产基地。以无公害大米为主的河横绿色食品基地被 *** 环境署认定为“全球500佳”,“大佛指”银杏是昆明世博会指定的全国唯一无公害白果,被誉为“长江三鲜”的刀鱼、鲥鱼、鮰鱼蜚声中外、名满天下。50多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着泰州农业实现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历史 *** 跨越。

泰州工业经济在江苏省处于中上游水平。有各类工业企业3.4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83家,以机电、化工、纺织、食品、轻工、医 *** 、建材等为主体的支柱行业。

春兰集团曾经占泰州经济“半壁 *** ”

全市近100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名列前茅,其中56个产品的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前3位,17个产品成为“单打冠军”,涌现了春兰集团、扬子江 *** 业集团、陵光集团、中丹集团、兴达钢帘线、新世纪造船等一批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或年利税过亿元企业。

工业经济是泰州的主导产业和特色经济。拥有轻工、纺织、冶金、食品、建材等传统产业,医 *** 、机电、船舶、化工等四大优势主导产业,戴南不锈钢、靖江微特电机、泰兴减速机、姜堰五金等十大特色产业集群,新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及生物产业等新兴产业。培育了销售收入超过100亿元的春兰集团、扬子江 *** 业集团、新世纪造船等大型企业集团,陵光集团、梅兰集团、 *** 集团、兴达钢帘线公司等一批规模企业团队。中成 *** 、VC、钢帘线、汽车零部件、离子膜烧碱等产量全国领先,空调、冰箱、微特电机、船舶成为全国重要的生产基地。以医 ***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创成国家火炬计划医 *** 产业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和国家生物产业高技术产业基地,全力打造“中国医 *** 之一城”。

春兰(集团)公司是全国更大的50家企业集团之一,扬子江 *** 业集团规模总量和效益指标自1996年起连续7年在全省同行蝉联榜首。

泰州工业基础扎实,规模工业是泰州经济的显著特色。以春兰集团、扬子江 *** 业集团为 *** ,全市拥有大中型企业集团200多家,规模以上企业1000多家,50多个产品的生产规模和市场占有率居全国之首。机电、医 *** 、化工、船舶修造、新材料等五大产业集群随之迅速崛起,进一步提升了泰州企业的配套能力。春兰集团,其发展之路被中国经济学界称为“春兰现象”、“春兰模式”、“春兰奇迹”,已成为高科技支撑、多元化扬子江 *** 业集团,30年前还只是一个作坊式小厂,如今已成为中国更大的中成 *** 提取生产基地,综合效益连续数年在全国6000多家医 *** 企业中名列三甲。紧跟春兰和扬子江发展的步伐,陵光集团、LG公司、梅兰集团、 *** 集团、兴达集团、新世纪造船厂等企业脱颖而出。“十五”期末,全市30强工业企业营业总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

泰州城区泰州建筑业发展较快,目前拥有房屋建筑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2家,一级资质企业3家,二级资质企业59家,多次摘取全国建筑工程质量更高奖——“鲁班奖”,在国内外建筑市场赢得了“神兵”、“铁军”的称号。

泰州服务业发展迅猛。全市拥有各类市场360个,其中超亿元市场25个,商贸餐饮等传统产业持续增长,交通、邮电、市政服务基础产业高速发展,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社区服务、房地产等产业迅速崛起。

泰州是一个开发 *** 步伐加快的滨江城市。截止2004年9月份,先后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泰州投资兴业,累计兴办三资企业1700多家,实际利用外资累计19.77亿美元。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如韩国LG公司、 *** 、久保田公司、瑞士魏德曼、美国GMT公司、荷兰阿克苏公司等均已在泰州落户。进出口贸易增势强劲。全市现有自营进出口获权企业256家,出口市场发展到137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扩大。全市劳务输出遍及亚、非、欧、美等34个国家和地区,先后与美国纽波特纽斯市、澳大利亚拉特罗布市、韩国阴城郡、芬兰科特卡市等4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

泰州境内长江岸线近百公里,其中-10米以上较为稳定的深水岸线60公里,正成为沿江 *** 开发的重要板块。目前,沿江开发总体规划编制完毕。杨湾海螺水泥、陵光重交沥青——燃料油等重点产业项目已落户沿江,沿江高等级公路、泰州电厂等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中石化(泰州)开发园区、中国精细化工(泰兴)园区、江阴开发区靖江园区等重点园区发展势头良好。

二、江苏高邮市好不好

高邮市好,是国家生态市、中国最美生态旅游示范市,下面是对高邮市各方面的详细介绍:

1、高邮市简介:高邮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3年建城史。史称江左名区、广陵首邑,为帝尧故里、尧文化发祥地,是江淮文明、邮文化重要区域。

早在7000年前,先民们就在这里刀耕火种,繁衍生息。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3年在此筑高台、置邮亭,故名高邮,别称秦邮,华夏一邮邑,神州无同类,是中国唯一以邮命名城市。

2、高邮市自然资源:高邮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素有鱼米之乡之称。2018年耕地面积84万亩,人均耕地1.035亩。京杭大运河高邮段以东地区以种植水稻、小麦、棉花、油菜为主,高邮湖以西地区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其中菱塘、天山分别兼种湖桑、茶叶。

3、高邮市经济:2019年高邮市地区生产总值818.73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6.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52.3亿元、服务业增加值32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4.6亿元、工业 *** 855亿元。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600亿元、建筑业总产值1395亿元、外资实际到账1亿美元、完成出口总额4.46亿美元、注册外资实际到账9306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40203。

高邮市领导表示,高邮湖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水域总面积为760平方公里。随着连淮扬镇铁路即将建成通车、京沪高速扩容工程即将开工和湖西通用机场的规划建设,高邮将会迈入交通节点城市,也为高邮提升旅游业、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将依托“一湖二河三堤”这一独特景观,坚持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江淮生态经济区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四位一体”,持续放大“环高邮湖自行车越野赛”、“高邮大运河越野半程马拉松赛”、“横渡高邮湖”、“高邮湖大闸蟹旅游美食节”等活动影响。

实施运河遗址公园、清水潭生态中心、芦苇荡湿地公园、滨湖花海、状元沟移步易景等项目,着力构建“一环一带三镇”环湖旅游格局,让旅游业成为高邮永久 *** 基本产业。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邮市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让绿色成为高邮最鲜明的底色

三、高邮旅游景点

这个我知道!去年的时候和朋友打算去高邮旅游的时候,收集了高邮一些必去的景点资料。现在我把高邮十大必去景点的资料分享给需要的小伙伴们~

盂城驿始建于明洪武八年(1375年),位于高邮市南门外。盂城驿是目前全国规模更大、保存最完好的古代驿站。盂城,高邮的别称,取宋代高邮籍词人秦少游“吾乡如覆盂,地处扬楚脊”诗句而名之。

门票: *** 票30人民币/儿童/老人/ *** 票15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08:15-18: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30(6月1日-8月31日周一-周日)

08:15-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00(12月1日-次年2月28日周一-周日)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南门外馆驿巷13号

唯一一座坐落于京杭大运河河心岛上的庙宇,就是高邮镇国寺。镇国寺是唐僖宗之弟看破红尘后,在此结茅禅修的地方,寺院的法师圆寂后得舍利,僖宗拨款修建寺院,赐寺名“镇国禅寺”,建白塔供奉法师舍利。几经风雨沧桑,原先的寺庙不复存在,只留下了白塔一座,确实十分重要的古物珍宝,唐风遗留,堪称翘楚。古朴端庄的镇国寺塔在孤岛上屹立,落日映照更是好看,来了高邮,除了瞧瞧最悠久的盂城驿,也记得来拜拜佛,看看镇国寺的风范吧。

06:00-17: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现为江苏省四星级旅游景区,江苏省三星级乡村旅游区,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畅游江苏·美丽江苏之网媒荐乡村——2015年江苏首届 *** 乡村旅游征集评选活动”中获评“江苏更具特色乡村生态园”之一名。

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位于江苏省高邮市界首镇的高邮湖畔,将总面积约为35平方公里的首芦苇荡打造成国家4 *** 旅游景区,形成“飞碟文化遨游区、湿地文化游览区、渔村文化展示区、水上娱乐运动区、休闲度假商业区”五大板块,逐步形成集“飞碟文化、滨水娱乐、渔村文化、养生休闲、湿地科普”于一体的生态旅游风景区。故被人们誉为“天然氧吧”。

公交:可乘高邮16路至大码头站下,步行可达。

普通票:100人民币(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请以官方当日实际披露为准。

08:00-18: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3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金墩村西侧3公里

文游台在高邮市区东北、泰山庙(又名东岳庙)后的东山上。据方志记载,始建于北宋,经多次重修,大部分为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建。因宋代苏轼路过高邮时,曾和孙觉、王巩、秦观等文人在此饮酒 *** 而得名。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年间(976年),是筑在东山顶端的高台建筑,登高四望,自然景观尽收眼底。文游台四壁有名家书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西侧为明代建造的四贤祠,东西两侧博物馆,为了解高邮的历史文化提供了一个窗口。

乘坐邮杨新干线路公交到花桥国际站下车步行765米到达文游台

08:15-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7: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人民路507号文游台。。

05:30-17:3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6: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高邮湖郊野公园

高邮龙虬庄遗址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虬庄遗址距今7000年至5000年前。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是江淮地区东部更大的一处 *** 早期遗址、是发现文化遗迹和出土文化遗物最多的一次。1993年龙虬庄遗址的发现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大遗址。高邮龙虬庄陶文 [1]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龙虬庄遗址发现填补了江淮东部地区 *** 早期古文化遗址的空白。龙虬文化誉为江淮文明之花。是中国 *** 早期的文化。龙虬文化内涵被认为是江淮地区东部同时期文化的典型。龙虬文化源远流长,江淮流域存在着一支文化面貌独特、文化系列完整的原始文化。遗址于20世纪70年代被发现,经由南京博物院、扬州博物馆、高邮市博物馆派员组成的考古队于1993年至1995年4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各类文化遗物2000余件、清理出男女合葬墓7座、墓葬402座、房屋遗址1处、居住遗址4处、灰坑34个,可确认为 *** 遗址,属于一分布于大运河以东江淮地区的古文化类型。尤其令人瞩目的是发现了4000多粒7000-50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将我国人工栽培水稻的历史提早到5500年前。同时,出土的陶片和鹿角上具有文字符号特征的刻划符号也是十分少见的(从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 *** ,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 [5]),刻文陶片陶文,在中国还是首次发现,其重要 *** 也不言而喻。两行刻于内壁的文字符号,笔画纤细,技法娴熟

乘坐高邮22路到招呼站步行9 *** 米到龙虬庄遗址

08:00-18:00(全天);停止入场时间:18: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龙虬镇北首龙虬庄遗址。。

江苏东湖湿地公园坐落在高邮市马棚镇。马棚因古驿道上奔驰的驿马在此换骑而得名。这里碧堤杨柳风,深丛黄莺鸣,湖上绿烟浓,是水乡风景胜地。东湖规划占地面积7800亩,目前已正式对外 *** 的核心景区水上森林区达1200亩。东湖风格独特,名闻遐迩,置身其间,可以领略湿地风光,体验生态野趣,观赏野鸭放飞,零距离地感受人与自然的亲密和谐。

扬州市高邮市江苏东湖湿地公园(东湖路南)

高邮王氏纪念馆陈列着王念孙、王引之父子各种版本的著作以及近、现代专家学者对王氏父子训诂学家评论的各种专著和纪念王氏父子的书画作品。

08:00-18:00(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奎星阁位于高邮城东南角,是高邮市为数不多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亦称“魁星楼”、奎楼,始建于明代天启三年(1623年)。奎星阁建于城墙之上,为砖木结构楼阁式, *** 八面,高20米。之一层北面开门,二、三层四面有门。每层阁楼顶板上均有彩绘,或龙或凤或蝙蝠,寓意吉祥幸福。登楼四望,视野开阔,高邮美景尽收眼底。登楼观景,成为古代高邮文人的一大雅好。奎星阁四周遍植名木,其中一棵古松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老干虬枝,苍劲挺拔。

公交:乘坐高邮1路(民生花苑--车逻)到奎楼站下

全天(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枇杷路与孟城路交叉口

菱塘 *** 乡是全国重点镇 [1]、江苏省重点镇,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高邮湖西新区,高邮湖西畔,西与安徽天长市毗邻,南倚神居山,三面环湖,一侧临山。1988年5月12日经江苏省人民 *** 批准建立江苏省唯一的少数民族乡。总面积53.9平方公里,人口2.3万人,其中 *** 7000多人,现辖6个村和2个社区,区域划分为工业集中区、城镇建设区、民族旅游区、高效种养区等四大功能区。菱塘旅游宣传片:爱驻 *** 湾。菱塘 *** 乡拥有全国、全省、扬州以及高邮的诸多荣誉,在全国1200多个民族乡中经济总量位居第四,2017年地区生产总值38.18亿元,菱塘 *** 寺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遗产的遗产点。先后被命名或表彰为:全国美丽乡、国家园林城镇、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卫生镇、中华诗词之乡、中国可持续发展百强乡镇、中国更具发展潜力百强乡镇、中国绿色小康百佳乡镇、中国更具魅力 *** 城镇、江苏 *** 美食之乡、江苏省特色景观名乡、扬州市社会治安安全乡镇等。2005年、2009年和2014年先后3次被 *** 授予全 *** 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光荣称号。2009年初,在高邮市率先被命名为全面小康乡,高邮市委、高邮市人民 *** 专门作出了全市乡镇学菱塘、全面达小康的决定。在第三批学习实践 *** 活动中,该乡被列为省委 *** *** 联系点

乘坐33路公交到菱塘客运站站下车步行1.5公里到达菱塘 *** 乡

全天(1月1日-12月31日周一-周日)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高邮水稻之乡简介和水稻原产于哪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

标签: 高邮 产于 水稻 哪里 简介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