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秦始皇的成语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秦始皇的赞美词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关于秦始皇的成语和秦始皇的赞美词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关于秦始皇的成语典故
1、高悬秦镜,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2、明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3、逐客令,秦始皇曾下令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后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为下逐客令。
4、高抬明镜,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 *** 判案公正严明。
5、衡石量书,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亦作“衡石程书”。
6、下逐客令,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7、心非巷议,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8、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9、祖龙之虐,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祖龙,指秦始皇。
殷商以降,文字逐渐普及。作为官方文字的金文,形制比较一致。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兵器、陶文、帛书、简书等民间文字,则存在着区域中的差异。这种状况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 *** *** 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统一中原后,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进行文字的整理、统一工作。
李斯以战国时候秦人通用的大篆为基础,吸取齐鲁等地通行的蝌蚪文笔划简省的优点,创造出一种形体匀圆齐整、笔画简略的新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作为官方规范文字,同时废除其他异体字。
秦始皇下令统一和简化文字,是对中国古代文字发展、演变做了一次总结,也是一次大的文字 *** ,他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秦始皇的成语有哪些
与秦始皇有关的成语有:高悬秦镜、明镜高悬、高抬明镜、衡石量书、下逐客令、心非巷议、鱼烂河决、祖龙之虐、焚书坑儒、固若金汤等等。
1、高悬秦镜:秦镜:秦始皇时的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镱子。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2、明镜高悬:传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能照人心胆。比喻官员判案公正廉明。
3、高抬明镜:秦始皇有一方镜,能照见人心等。比喻 *** 判案公正严明。
4、衡石量书: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於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5、下逐客令: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
6、心非巷议: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7、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三、与秦始皇有关的成语
与秦始皇有关的成语有图穷匕见、高悬秦镜、衡石量书、心非巷议、鱼烂河决等。
【拼音】tú qióng bǐ xiàn。
【释义】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终于露出了 *** 或来意。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 *** 见。”
【拼音】gāo xuán qín jìng。
【释义】高挂能照见人心善恶的镜子。后用以比喻官吏断案公正,执法严明。
【出处】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三卷:“(咸阳宫)有方镜,广四尺,高五尺九寸。人有疾病在内则掩心而照之,则知病之所在。又女子有邪心,是胆张心动。秦始皇常以照宫人,胆张心动者则杀之。”
【拼音】héng shí liàng shū。
【释义】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
【拼音】xīn fēi xiàng yì。
【释义】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释义】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出处】《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图穷匕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悬秦镜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衡石量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心非巷议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鱼烂河决
四、秦始皇的成语秦始皇的成语是什么
秦始皇的成语有:老皇历, *** 之匹,秦女楚珠。
秦始皇的成语有:楚馆秦楼, *** 之匹,老皇历。2:注音是、ㄑ一ㄣ_ㄕˇㄏㄨㄤ_。3:拼音是、qínshǐhuáng。4:结构是、秦(上下结构)始(左右结构)皇(上下结构)。
秦始皇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前259-前210)即“嬴政”。秦王朝的建立者。公元前246-前210年在位。十三岁继承王位,由相国吕不韦和太后宠信的宦官专权。二十二岁时开始亲政, *** 叛乱,又免吕不韦相职。任用李斯,并派王翦等大将进行统一战争。灭六国后,建立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统一的 *** 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自称为“始皇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统一法律、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筑长城,修驰道,同时焚书坑儒,实行文化 *** 主义。但由于严刑酷法,赋役沉重,广大人民痛苦不堪,他病死不久,即爆发大规模的农民 *** 。
帝号。秦 *** 二十六年(西元前221)统一天下,建立我国历史上之一个大一统的帝国,而把古时的皇与帝合称为「皇帝」,自称「始皇帝」,废谥法,以世计。废封建,行郡县,以集权 *** ;统一度量衡与文字;开辟驰道,修筑长城,以巩固国防;为消除反侧与箝制思想,没收民间兵器,偶语诗书者弃市,又有焚书坑儒之事。五度巡行天下,北逐匈奴,南征百越。于始皇三十七年(西元前210),死于巡游途中。词语翻译英语QinShihuang(259-210BC)_,thefirstemperor德语QinShiHuangDi(Eig,Pers,259-210v.Chr.)_
秦始皇秦始皇(前259年农历十二月初三—前210年),嬴姓,赵氏,名政,又名赵正(政)、秦政,或称祖龙,秦庄襄王之子。中国历史上著名的 *** 家、战略家、 *** 家,完成华夏大一统的铁腕 *** 人物,也是中国之一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是出生于赵国都城邯郸(今邯郸),并在此度过了少年时期。前247年,13岁时即王位。前238年,22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国君 *** 加冕仪式,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__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 *** 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并奠定中国本土的疆域。秦始皇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同时在 *** 实行三公九卿,管理国家大事。地方上废除分封制,代以郡县制,同时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对外北击匈奴,南征百越,修筑 *** 长城,修筑灵渠,沟通水系。但是到了后期,求仙梦想长生,苛政虐民,扼杀民智,动摇了秦朝 *** 的根基,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位 *** 风云富有传奇色彩的划时代人物,是中国历史上之一个大一统王朝——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把中国推向大一统时代,奠定中国两千余年 *** *** 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驰道·秦德衰千祀》《秦始皇·失鹿中原大有因》《幸秦始皇陵》
宜哉秦始皇宜哉秦始皇劝君少骂秦始皇
秦皇汉武老皇历秦鬟妆镜谢馆秦楼 *** 之匹三户亡秦楚馆秦楼景星凤皇儿皇帝冠冕堂皇
1、秦始皇死后,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天下一呼百应。
2、秦始皇穷奢极侈,昏庸无道,人民怨恨至极。
4、对秦始皇焚书坑儒这件事的评价,我国学术界历来褒贬不一。
5、秦始皇横征暴敛,苛虐无度,弄得民不聊生,怨声载道。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秦始皇的详细信息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关于秦始皇的成语和秦始皇的赞美词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