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诛字打一成语这个问题,向上向托举合起打一成语正确 *** 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一个诛打四字成语
1.一个诛字是什么成语
一个诛字是什么成语——有声有色。
一个诛字是什么成语——有声有色。
【解释】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出处】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写月有声有色如此,后人复何着笔耶?”
【用法】形容说话动听;表演;作文生动精彩、形象鲜明。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正音】色;不能读作“sǎi”。
【例句】老师讲得~;可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
疯狂猜成语一个诛字——有声有色。
【解释】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出处】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写月有声有色如此,后人复何着笔耶?”
【用法】形容说话动听;表演;作文生动精彩、形象鲜明。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正音】色;不能读作“sǎi”。
【辨析】~和“跃然纸上”;都含有形象鲜明、十分生动的意思。但~偏重在“声音、色泽”;形容叙述、描绘或表演得生动精彩;“跃然纸上”;偏重“呈现在纸上”;形容绘画;描写得生动、形象逼真。
【例句】老师讲得~;可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
诛求无已:诛求:需索;已:停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诛暴讨逆:诛: *** 。 *** 凶暴、叛逆之人。
诛锄异己:诛:杀;锄:铲除。指消灭和清除在 *** 上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
诛尽杀绝:诛;斩。杀得一个不留。
诛求无厌: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诛求无度:敛取、需索财贿没有限度。
诛求不已:指勒索,强取没完没了。同“诛求无已”。
诛故贳误:指严惩故意犯罪的人,宽赦无意中犯错误的人。
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二、带有带诛字的成语有哪些
1、⑶疯狂猜成语一个诛字诛字是什么意思
2、疯狂猜成语一个诛字—copy—有声有色。
3、【解释】形容说话或表演精彩生动。
4、【出处】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一:“写月有声有色如此,后人复何着笔耶?”
5、【用法】形容说话动听;表演;作文生动精彩、形象鲜明。一般作定语、状语、补语。
6、【正音】色;不能读作“sǎi”。
7、【辨析】~和“跃然纸上”;都含有形象鲜明、十分生动的意思。但~偏重在“声音、色泽”;形容叙述、描绘或表演得生动精彩;“跃然纸上”;偏重“呈现在纸上”;形容绘画;描写得生动、形象逼真。
8、【例句】老师讲得~;可我一点儿也没听进去。
9、带诛字的成语有很多,比如诛锄异己、诛求无厌、天诛地灭、天地诛戮、不教而诛、比屋可诛、诛暴讨逆、罪不容诛、斧钺之诛、天地诛灭、诛故贳误、笔伐口诛、诛求无度、禁暴诛乱、赏立诛必、死有余诛、诛求无已等。
10、【解释】:诛:杀;锄:铲除。指消灭和清除在 *** 上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
11、【出自】:《梁书·止足·陶季直传》:“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12、白话文:“齐武帝逝世,明帝做宰相,铲除异己,陶季直不能奉承,明帝很忌讳的,于是出任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13、【示例】:而 *** 人民的反对,竟不惜采用最卑劣***的手段来诛锄异己。——郭沫若《悼闻一多》
14、【解释】: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15、【出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经敝邑褊小,介于大国,诛求无时,是以不敢宁居。”
16、白话文:“经过敝国狭小,夹在大国,索求没有时间,因此不敢安居。”
17、【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18、【解释】:诛: *** 。比喻罪恶深重,为天地所不容。
19、【出自】:明·施耐庵《 *** 全传》第十五回:“我等六人中但有私意者,天地诛灭,神明鉴查。”
20、白话文:“我等六人中只要有私心的人,天地灭,神灵鉴查。”
21、【示例】:“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是剥削阶级的人生观。
22、【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23、【近义词】天理难容、不得善终、天地诛灭
24、【解释】:犹天诛地灭。比喻为天地所不容。同“天地诛灭”。
25、【出处】明·施耐庵《 *** 传》第八十回:“若有瞒昧,天地诛戮。”
26、白话文:“如果有欺蒙,天地所不容。”
27、【解释】:教:教育;诛:处罚, *** 。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28、【出自】:《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29、白话文:“所以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就刑罚繁多而 *** 不能战胜;教而不惩罚,那么 *** 的人不受惩罚。”
30、【示例】:大人限他们三个月叫他们戒烟,宽之以期限,动之以厉害,不忍不教而诛。——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二十回
31、【语法】: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用于书面语
32、【近义词】仁至义尽、引入歧途、不教而杀
33、【反义词】谆谆教诲、诲人不倦、谆谆告诫
34、诛,言字旁带一个朱,言是说话,朱是颜色,显然是有声有色。
35、诛心之论、伏法受诛、诛暴讨逆、诛求不已、天地诛戮
36、口诛笔伐:[ kǒu zhū bǐ fá ]
37、诛:痛斥,责罚;伐:声讨,攻打。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38、出处:明·汪廷讷《三祝记·同谪》:“他捐廉弃耻;向权门富贵贪求;全不知口诛笔伐是诗人句;陇上墦间识者羞。”
39、罪不容诛:[ zuì bù róng zhū ]
40、诛:把罪人 *** 。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41、出处:《孟子·离娄上》:“争地以战; *** 盈城;此所谓率土地而食 *** ;罪不容于死。”
42、 *** 诛心:[ shā rén zhū xīn ]
43、意即消灭某个人的 *** ,不如揭露、谴责这种人的动机、思想、用心。
44、出处:《后汉书·霍谞传》:“《春秋》之义,原情定过,赦事诛意,故许止虽弑君而不罪,赵盾以纵贼而见书。”这段话讲的意思是:《春秋》的主张,根据情由定过错,宽容事实惩罚动机,许止虽然杀君,但是无罪,赵盾虽然没有亲 *** 君,但他是贼首,所以还是被定为杀君之罪。
45、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 ]
46、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47、不教而诛:[ bù jiàoér zhū ]
48、教:教育;诛:处罚, *** 。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49、出处:《荀子·富国》:“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
50、诛尽杀绝、诛意之法、诛凶殄逆、
51、不测之诛、诛一警百、禁暴诛乱、
52、斧钺之诛、笔诛墨伐、罪不胜诛、
53、诛锄异己、绣斧之诛、口诛笔伐、
54、诛求不已、罪不容诛、死有余诛、
55、诛求无厌、诛凶讨逆、天地诛戮、
56、诛求无度、天地诛灭、不教而诛、
57、天诛地灭、诛心之论、诛心之律、
58、诛不避贵、笔伐口诛、诛故贳误、
59、重赏严诛、伏法受诛、赦事诛意、
60、赏立诛必、诛暴讨逆、朋坐族诛、
三、“诛”打一个成语
1、笔诛墨伐笔、墨:指文字。诛:谴责。伐:声讨。通过文字加以谴责,进行声讨。
2、不教而诛教:教育;诛:处罚, *** 。不警告就处死。指事先不教育人,一犯错误就加以惩罚。
3、伏法受诛伏法:由于违法而受处 *** ;诛: *** 。犯法被杀。
4、斧钺之诛钺:古代兵器,像大斧;诛:杀戮, *** 。用斧、钺 *** 的刑罚。泛指 *** 。
5、口诛笔伐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6、窃钩者诛,窃国者侯偷钩的要处死,篡夺 *** 的人反倒成为诸侯。旧时用以讽刺法律的虚伪和不合理。
7、人人得而诛之得:可以,能够;诛: *** 。所有的人都可以 *** 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
8、天诛地灭诛: *** 。比喻罪恶深重,为天地所不容。
9、诛锄异己指消灭和清除在 *** 上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
10、诛求无厌诛求:需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11、诛求无已诛求:需索;已:停止。指勒索诈取没完没了。
12、诛心之论诛:惩罚。指不问罪行,只根据其用心以认定罪状。也指揭穿动机的评论。
13、罪不容诛诛:把罪人 *** 。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
14、笔伐口诛伐:声讨,攻打;诛:痛斥,责罚。从口头和书面上对坏人坏事进行揭露和声讨。
15、禁暴诛乱禁除 *** ,诛杀叛乱。亦作“禁暴静乱”。
16、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
17、赏立诛必指该赏的立即赏,该罚的一定罚。
18、死有余诛犹死有余辜。形容罪大恶极,即使处 *** 也抵偿不了他的罪恶。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