洄鱼(鮰鱼和洄鱼一样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下厨房 21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洄鱼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鮰鱼和洄鱼一样吗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鮰鱼是什么鱼
  2. 鮰鱼是什么鱼,怎么吃
  3. 洄鱼是什么鱼呢
  4. 鮰鱼是什么鱼类
  5. 洄鱼学名是什么
  6. 洄鱼的介绍

一、鮰鱼是什么鱼

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在大江大河激流乱石中生存,很难在湖泊中见到,溪或堰塘中不会有,它们的体重一般在1.5-2.5公斤左右,少数个体能够达到10公斤左右,春秋季节长江江口鮰鱼身体肥壮,肉质鲜嫩,是更佳的品尝时节。

1、鮰鱼的 *** 略带粉红,没有磷,身体粗长,腹部膨胀隆起,尾部呈侧扁。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叫做“长吻鮰”,因与“回”同音,在民间被称为“回鱼”。这种鱼只在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可见,在湖泊中很难见到,溪或堰塘中不会有,一般在10m以上深度水域生存。

2、鮰鱼体重一般在1500- *** 0g左右,少数的个体可以达到20斤左右。春冬季节,长江江口鮰鱼身体肥壮,肉质鲜嫩,是品尝的更佳时节。鮰鱼肉质 *** ,鱼皮非美,有河豚、鲫鱼的鲜美,但没有河豚的 *** ,刺也没有鲫鱼多。

鮰鱼肉中含有叶酸、维生素B2、维生素B12等维生素,具有滋补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止咳下气的功效,对于各种水肿、浮肿、腹胀、少尿、黄疸、乳汁不通都有效。

食用鮰鱼肉能够防治孕妇胎动不安、妊娠 *** 水肿等症状。

鮰鱼肉中富含对心血管 *** 有很好保护作用的镁元素,能够预防高血压、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

鮰鱼肉中富含丰富的维生素A、铁、钙、磷等,经常食用鮰鱼具有养肝补血、润肤养发的功效。

鮰鱼肉中富含的蛋白质都是完全蛋白质,且蛋白质中所含必须氨基酸的量和比值最适合 *** 需要,很容易被 *** 消化吸收。

鮰鱼肉中含的脂肪较低,而且多为碳链较长的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降低胆固醇。

二、鮰鱼是什么鱼,怎么吃

1、鮰鱼一般指长吻鮠,是鲿科、鮠属鱼类,长吻鮠为底层鱼类。

2、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

3、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 *** 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

4、早在宋代长吻鮠已经为人们熟识,它的美味让苏东坡赞不绝口,创作了一首《戏作鮰鱼一绝》,将其与河豚和鲥鱼作比,“粉红 *** 仍无骨,雪白河豚不 *** 人。寄与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

5、《异鱼图赞笺》亦载:“洄鱼,河豚 *** 人,时鱼多骨,兼此二美而无两毒,粉红雪白洄美堪录,西施乳溢,水羊胛熟。”

6、《本草纲目》对其名称有详细记载:“鮠鱼,音桅,释名鮰鱼(音回),鳠鱼(化、获二音),(鱼果)鱼,鱼赖(癞)鱼,北人呼鳠,南人呼鮠,并与鮰音相近,尔来通称鮰鱼,而鳠、鮠之名不彰矣。

7、(鱼果)又鳠音之转也,秦人谓其发癞呼为鱼赖鱼。鮠生江淮间,无鳞甲,亦鲟属也。头、尾、身、鳍俱似鲟状,惟鼻短尔,口、目亦在颔下,骨不柔,脆。腹似鲇鱼,背有肉鳍,尾有岐。”又有《诗传名物集览》:“鮠鱼似鲇而大,色黄白,背有肉鳍,秦人谓其发癞呼为癞鱼,皆无鳞。”

8、江上游地区又将长吻鮠呼为“水底羊”,如“江团,一名水底羊,无鳞而肥美,然易败”。“肥鮀,无鳞,类鲢鱼,头、吻皆尖,骨少于鲢,而脆美过之,其产于海螺堆者,土人名水底羊,味尤胜。”“鮰,一名洄鱼,(音癞),一名水底羊,今人以作假河豚者也。”

9、“洄鱼,一名水底羊,东坡有洄鱼诗。”“鮰鱼,生江中,无鳞骨,即苏轼诗所咏者。”“姜家渡、鸿化山等处有所谓江鱄者,头圆,口小,眼细,色黄,无甲刺,多脂,亦鱼中珍品也。”“江团,形似鲢而头部较圆,色淡黄而白皮,肉细腻,味极鲜美,产于治东龙门场之沱中,青居曲水间亦产之。”

三、洄鱼是什么鱼呢

1、洄鱼是指洄游 *** 鱼类,指在完成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有周期 *** 、定向 *** 和集群 *** 的迁徙运动的鱼类。

2、在完成其生命活动过程中,有周期 *** 、定向 *** 和集群 *** 的迁徙运动的鱼类。只有较少数鱼类和鰕虎鱼类[Gobioidei]、雀鲷科[Po *** centridae]、天竺鲷科[Apogonidae]、海龙类[Syn *** athoidei]等经常定居一地,不进行这种有规律 *** 的移动,称为“定居鱼类”。洄游 *** 鱼类,根据不同目的,分别进行 *** 洄游(产卵洄游)(如小黄鱼、鲐鲅等),以及索饵洄游和越冬洄游,以满足其在某一生活时期,对环境条件的适应,利于个体的生存和繁衍。如鳗鲡[Anguilla japonica]在淡水中生长肥育,成熟后降河洄游,进入深海产卵繁殖,孵出后的仔鱼在大海中漂游发育成白仔鳗,经发育 *** 成幼鳗时再进入江、河、湖泊中摄食成长。

四、鮰鱼是什么鱼类

鮰鱼学名长吻鮠,俗称"江团"、"白吉"、"肥头鱼"、"鮠鱼"。在分类学上隶属鲶形目、鲿科、鮠属。长吻鮠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向北可达黄河,向南可至闽江水系。长吻鮠鱼体态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鮰鱼个体轻重不等,一般为1500~ *** 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

长吻鮠为底层鱼类。常在水流较缓、水深且石块多的河湾水域里生活。白天多潜伏于水底或石缝内,夜间外出寻食。主要以水生昆虫及其幼虫、甲壳类、小型软体动物和小型鱼类为食。3冬龄 *** 成熟,4—6月产卵。卵粘 *** ,浅 *** , *** 卵附着于石块上孵化。生长较快,一般重2—2.5kg,更大可达十余公斤。

鮰鱼营养丰富,它不但含有优质蛋白,还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和维生素,除此以外,牛黄素和微量元素磷以及钙铁等营养成分也是鮰鱼肉中含有重要营养物质,人们食用鮰鱼能尽快把这些营养吸收和利用,能缓解体虚也能提高 *** 素质。

鮰鱼是一种 *** 质温和的食材,平时食用时禁忌不多,只是它属于发物的一种,那些患有慢 *** 疾病或者陈年旧疾的人群,忌食鮰鱼。

五、洄鱼学名是什么

俗称肥头鱼、江团、洄鱼、白吉、鮠鱼等。属鲶形目、鲿科、鮠属。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向北可达黄河,向南可至闽江水系。

体延长,前部粗短,后部侧扁。头略大,后部隆起,上枕骨棘粗糙, *** 。吻颇尖且突出,锥形。口下位,呈弧形。唇肥厚。上颌突出于下颌。上、下颌及腭骨均具绒毛状齿,形成弧形齿带。眼小,侧上位,眼缘不游离,被以皮膜。眼间隔宽,隆起。前后鼻孔相隔较远,前鼻孔呈短管状,位于吻前端下方,后鼻孔为裂缝状。鼻须位于后鼻孔前缘,后端达眼前缘,颌须后端超过眼后缘,颏须短于颌须,外侧颏须较长。

鳃孔大。鳃盖膜不与鳃峡相连。鳃耙细小。体光滑无鳞。背鳍短,骨质硬刺前缘光滑,后缘具锯齿,体粉红色,背部暗灰,腹部色浅。头及体侧具不规则的紫灰色斑块。各鳍灰 *** 。

生活于江河的底层,温水 *** 鱼类,更佳生长水温25℃~28℃,最适PH范围7.0~8.4,耗氧率明显高于其它家鱼,不耐低氧,如果溶氧量低于3mg/L,其摄食量开始明显减少。长吻鮠 *** 温顺,喜集群,畏光,不善跳跃,白天隐居,夜间四处觅食,多生活于江河底层。属温和肉食 *** 鱼类,不同类相残。幼鱼主食水生昆虫、浮游动物、植物 *** 饵料等,成鱼食用泥鳅、麦穗鱼、虾等。

达到 *** 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龄,一般为4-5龄。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长江的产卵场较集中于中游的荆江河曲以及上游的沱江等江段。

洄鱼(鮰鱼和洄鱼一样吗)-第1张图片-

六、洄鱼的介绍

鮰鱼学名长吻鮠,俗称江团、白吉、肥头鱼、鮠鱼。在分类学上隶属鲶形目、鮠科、鮠属。长吻鮠是我国名贵的淡水鱼类,分布于长江水系,向北可达黄河,向南可至闽江水系。长吻鮠鱼体态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鮰鱼个体轻重不等,一般为1500~ *** 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苏东坡有诗赞曰粉红 *** 仍无骨,雪白河豚不 *** 人。寄语天公与河伯,何妨乞与水精鳞。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一样 鱼和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