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桂枝人参汤这个问题,桂枝人参汤的神奇功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人参+桂枝
柴胡桂枝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桂枝加芍 *** 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人参汤,黄连汤,乌梅丸,炙甘草汤,木防己汤,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鳖甲煎丸,侯氏黑散,薯蓣丸,泽漆汤,竹叶汤,温经汤
1.【柴胡桂枝汤】: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甘草一两(炙)半夏二合半(洗)芍 *** 一两半大枣六枚(擘)生姜一两半(切)柴胡四两桂枝一两半(去皮)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肢节烦痛、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切)铅丹人参桂枝(去皮)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洗)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熬)大枣六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107条.伤寒 *** 日,下之,胸满、烦惊、 *** 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3.【桂枝加芍 *** 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桂枝三两(去皮)芍 *** 四两甘草二两(炙)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擘)生姜四两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第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 *** 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4.【桂枝人参汤】:桂枝四两(另切)甘草四两(炙)白术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63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5.【黄连汤】: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3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6.【乌梅丸】: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附六两子(炮,去皮)蜀椒四两(出汗)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黄檗六两
1)【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第8条.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7.【炙甘草汤】: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切)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去皮)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去心)麻仁半升大枣三十枚(擘)
1)【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8.【木防己汤】:木防己三两石膏十二枚(鸡子大)桂枝二两人参四两
1)【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24条.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9.【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木防己二两桂枝二两人参四两芒硝三合茯苓四两
1)【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第24条.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己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10.【鳖甲煎丸】:鳖甲十二分(炙)乌扇三分(烧)黄芩三分柴胡六分鼠妇三分(熬)干姜三分大黄三分芍 *** 五分桂枝三分葶苈一分(熬)石韦三分(去毛)厚朴三分牡丹五分(去心)瞿麦二分紫葳三分半夏一分人参一分蟅虫五分(熬)阿胶三分(炙)蜂巢四分(炙)赤硝十二分
1)【疟病脉证并治第四】:
第2条.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如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之下,宜鳖甲煎丸。
11.【侯氏黑散】:菊花四十分白术十分细辛三分茯苓三分牡蛎三分桔梗八分防风十分人参三分矾石三分黄芩五分当归三分干姜三分穹穷三分桂枝三分
1)【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第2条.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抟,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邪在于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识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侯氏黑散治大风,四肢烦重,心中恶寒不足者。
12.【薯蓣丸】:薯蓣三十分当归桂枝干地黄曲豆黄卷各十分甘草二十八分芎穷麦门冬芍 *** 白术杏仁各六分人参七分柴胡桔梗茯苓各五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防风六分大枣百枚(为膏)
1)【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第16条.虚劳诸不足,风气百疾,薯蓣丸主之。
13.【泽漆汤】:半夏半升紫参五两(一作紫菀)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生姜五两白前五两甘草黄芩人参桂枝各三两
1)【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第9条.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14.【竹叶汤】:竹叶一把葛根三两防风桔梗桂枝人参甘草各一两附子一枚(炮)大枣十五枚生姜五两
1)【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第9条.产后中风发热,面正赤,喘而头痛,竹叶汤主之。
15.【温经汤】:吴茱萸三两当归二两芎穷二两芍 *** 二两人参二两桂枝二两阿胶二两生姜二两牡丹皮二两(去心)甘草二两半夏半斤麦门冬一升(去心)
1)【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第9条.问曰:妇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数十日不止,暮即发热,少腹里急,腹满,手掌烦热,唇口干燥,何也?师曰:此病属带下。何以故?曾经半产,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证唇口干燥,故知之。当以温经汤主之。
二、桂枝人参汤的简介
1、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163)。桂枝12克、 *** 参15克、干姜9克、炙甘草12克、白术9克?
2、桂枝四两(约60克)甘草四两(约60克)白术、干姜、 *** 参各三两(约45克)上五味,以水九升(1800毫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此为三次治疗量;一次治疗量约为桂枝20克、炙甘草20克、 *** 参15克、干姜15克、白术15克《郝万山伤寒论讲稿》太阳外证未除而数下之,未有不致虚者,里虚则外热内陷,故为协热利不止。协,合也,同也。言但热不虚,但虚不热,皆不足以致此也。太阳之气,出入于心胸,今太阳主阳之气,因误下而陷于下,则寒水之阴气,反居于阳位,故为心下痞更,可与甘草泻心汤条“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句互参。方用人参汤以治里虚,桂枝以解表邪,而煮法桂枝后纳者,欲其于治里 *** 中越出于表以解邪也。(录自《长沙方歌括》)
3、【注释】①否(pi)塞:阻塞不通。
三、桂枝汤类方 (古方)
1、 1。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而脉浮弱者。
2、 2。病常自汗出,或时发热汗出者。
3、 3。发汗或下之,而表未解者。
4、 4。阳明病,脉迟,虽汗出多。而微恶寒,表未解者。
5、 6。霍乱吐利止,而身疼不休者。
6、【辨证要点】治桂枝汤证而气上冲剧甚者。
7、【辨证要点】桂枝汤证见腹拘急而满痛者。
8、【辨证要点】桂枝加大黄汤证,即桂枝加芍 *** 汤证又见里实拒按,或 *** 不通者。
9、【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项背肌肉强急。
10、【辨证要点】病见桂枝汤证,又见痉挛拘急症状,口渴、脉沉者,可辨为本方证。
11、【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汗出恶风、不渴者,即表虚不固甚者宜用本方治之。
12、【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汗出恶风、汗色黄粘、口渴者本方主之。
13、【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汗出恶风明显, *** 难,脉沉细、四肢微急者。
14、十、桂枝加芍 *** 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
15、【辨证要点】桂枝汤证更见身疼明显,纳差、脉沉迟者可选用本方。
16、【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咳喘病人不论新久,见汗出恶风脉缓者宜用本方。
17、【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失精梦交、脉见虚象者多可与本方。
18、【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兼见腹中急痛,或见心悸而不呕者。
19、【辨证要点】桂枝汤证又见血虚明显者。
20、十五、黄芪建中汤方小建中汤证而有黄芪证者。
21、【辨证要点】里急腹痛,汗出恶风甚者宜本方主之。
22、【辨证要点】肢体麻木不仁,脉虚弱,无实象者可选用本方。
23、【辨证要点】桂枝杨证又见寸脉浮关尺脉沉,症见胸满,或心悸头晕,或气上冲者可用本方治之。
24、【辨证要点】桂枝去芍 *** 汤证又见脉沉细,症有恶寒者宜用本方。
25、【辨证要点】表虚寒,关节痛疼,脉浮虚而涩者;可用本方治之。
26、【辨证要点】桂枝附子汤证无气上冲,而见 *** 自利、 *** 偏干者。
27、二十一、桂枝去芍 *** 加茯苓白术汤方
28、【辨证要点】身痛、关节痛、 *** 不利者可选用本方。
29、【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关节痛剧,汗出恶风, *** 不利者。
30、【辨证要点】桂枝去芍 *** 汤证而痰涎多者。
31、二十四、桂枝去芍 *** 加蜀漆牡蛎龙骨汤方
32、【辨证要点】桂枝去芍 *** 汤证有痰饮惊狂者。
33、【辨证要点】心下悸欲得按而无里实证者。
34、【辨证要点】咽痛,有表证而口不渴者。
35、【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烦躁惊悸者。
36、【辨证要点】表虚伴见四肢肿者。
37、【辨证要点】四肢浮肿、汗出恶风明显者。
38、【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理中汤证者。
39、【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 *** 汤证者。
40、【辨证要点】头晕目眩、或短气 *** 不利见气上冲者。
41、【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见脐下悸动、气上冲者。
42、【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心下悸者。
43、【辨证要点】茯苓甘草汤证又见口渴思饮而呕吐明显者。
44、【辨证要点】桂枝甘草汤证又见咳逆上气有痰饮者。
45、【辨证要点】咳而胸满,吐白痰,口不渴者。
46、【辨证要点】咳而胸满,吐稀白痰,头晕呕逆者。
47、【辨证要点】苓甘五味姜辛夏汤证兼见头面或四肢浮肿者。
48、四十、苓甘五味姜辛夏杏大黄汤方
49、【辨证要点】苓甘五味姜辛夏杏汤证兼见上热而 *** 难者。
50、【辨证要点】表虚证兼见心下停饮、 *** 不利者。
四、桂枝人参汤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1、【处方】桂枝12克(别切),甘草12克(炙),白术9克,人参9克,干姜9克。
2、【功能主治】解表温中。治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以致中焦虚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
3、【用法用量】以水900毫升,先煮甘草、白术、人参、干姜四味,取500毫升,纳桂枝,更煮取300毫升,去滓,温服100毫升,日二次,夜一次。
4、【备注】本方证因表邪未解,故用桂枝以解表,又因中焦虚寒,故以理中汤温中祛寒。表里两解,以里为主,自然利止痞消,表证亦解。
桂枝人参汤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桂枝人参汤的神奇功效、桂枝人参汤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