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县恐龙之乡,河源市恐龙博物馆 - 之乡 -

龙川县恐龙之乡,河源市恐龙博物馆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7

其实龙川县恐龙之乡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河源市恐龙博物馆,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龙川县恐龙之乡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四川有哪些带龙的产地或地名
  2. 河源市有几个县和区

一、四川有哪些带龙的产地或地名

1、聚龙路,龙舟路,龙潭寺,黑龙滩,龙泉湖,龙泉驿区,龙泉镇,龙泉村,龙泉山,卧龙自然保护区,龙池风景区.龙门山银厂沟,九龙沟'

2、龙眼酥~蜀龙路~九龙广场~麦德龙~

3、龙眼,龙门酥糕,珍珠怡龙糖,乌龙茶,龙须酥,龙抄手,龙须面龙井茶,火龙果,

4、湖南省茈江的神龙岛. *** 的九龙.山东的龙渠沟.杭州黄龙洞.湖南溆蒲的龙谭.湖南张家界龙山.湖南省沅陵龙口井.天龙山龙王寨九龙山龙门台九龙壁

5、龙山县 [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6、龙里县 [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7、地名:黑龙江、黄龙、黄龙溪,黄河

8、成都小吃——龙须酥、龙抄手。宜宾小吃——龙凤面(鸡汤蛇肉面)。

9、成都街名——西玉龙街。地名——龙泉驿

10、湖南省茈江的神龙岛. *** 的九龙.山东的龙渠沟.杭州黄龙洞.湖南溆蒲的龙谭.湖南张家界龙山.湖南省沅陵龙口井.天龙山龙王寨九龙山龙门台九龙壁

11、龙山县 [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12、龙里县 [贵]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13、 1。龙口市 [鲁]烟台市 2。龙山区 [吉]辽源市 3。龙山县 [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龙川县 [粤]河源市 5。龙门县 [粤]惠州市 6。龙马潭区 [川]泸州市 7。龙安区 [豫]安阳市 8。龙井市 [吉]延边 *** 族自治州 9。龙凤区 [黑]大庆市 10。龙华区 [琼]海口市 11。龙文区 [闽]漳州市 12。龙州县 [桂]崇左市 13。龙江县 [黑]齐齐哈尔市 14。龙岗区 [粤]深圳市龙沙区 15。五龙背辽宁丹东 16。龙川广东 17。龙岩福

14、湖南吉首;金龙山湖南龙山县湖南花垣:大龙洞,小龙洞湖南古丈:龙鼻嘴,坐龙峡湖南永顺:回龙

15、北京的回龙观龙城,龙门,龙沙龙头沟有关龙的地名十分集中,村子曰龙王屯,有黄龙庙、龙凤泉、小龙庙、九龙朝凤等

16、北京带龙的地名很多,粗略的统计一下,就有二百多个。无论城区,还是郊区、县,不分山地还是平原,几乎哪个区县都有龙地名。

17、在北京龙地名中,有的是街巷胡同,如龙头井街、二龙路、上龙巷、龙家胡同等。有的是村镇聚落名,如青龙桥镇、龙湾屯、龙门庄、龙背村等。有的是山名,如龙山、九龙山、蟠龙山、龙骨山等。有的是水名,如大龙河、龙潭湖、白龙潭、龙眼泉等。有的是风景名胜名,如龙庆峡、龙门涧、白龙潭、黑龙潭等。还有的原是寺庙宫观而演变成地名,如龙王庙、龙泉寺、回龙观等。这些带龙字的地名,真是形形 *** 多种多样。类似这些龙地名,还只是正被使用的今地名。另有一些龙地名已被废弃或更改变成历史地名,例如龙庆州便是一个。当时今延庆县在辽金时名缙山县。因元仁宗诞生于县内香水园,所以元仁宗即位后,便将缙山县升格为州,因为过去的皇帝被视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出生和登基当然都是喜庆之事,所以将缙山县名改为龙庆州了。明朝初年,龙庆州被废除,到永乐年间重新在这片土地上设州置县时,便将州名改为隆庆州了。即把“真龙天子”的“龙”改为“兴隆”的隆,因为在明朝 *** 者的眼里,元代帝王决不能是龙,虽然只改了一个字,读音也一样,但意义却完全不同了。到明朝隆庆年间,为避明穆宗年号之讳才将隆庆州改为延庆。元朝的龙庆州这个龙地名虽已变成历史地名,但是它的美名,今又 *** ,又成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的佳名,这就是龙庆峡。

18、如果大家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北京的一些龙地名可以组成一条地名龙。在已消失的龙地名中就有一处地名叫“一条龙”,那是现在崇文区的山涧口街。虽然一条龙不复存在,但许多的龙地名中还可组成今天的一条龙。北京现有龙地名中哪些可以组成一条龙呢?

19、首先是龙头。大兴县礼贤乡有个村庄,相传是明朝建立的,名字就叫“龙头”,这个村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个庄的北面有一道沙岗,是历史上永定河泛滥淤积而成的。这道沙岗高四、五米,占地十余亩,横卧如龙,人称“龙身”。后来在沙岗前建了一座庙,庙前有两个泉,如同龙眼。由这个庙演变成村庄,就取了“龙头”这个名字。另外,西城区有一条西北东南向的斜街,名字就叫龙头井街。据说这条街原来有一眼水井,叫“人头井”,井的附近有座古庙,香火不太旺盛。清朝时有一年大旱,滴水如金,但人头井的水却一直很旺。有一天有人来井上提水,见井里有一个龙头在晃动着,好像正在吐水,消息传开,人们争相观看,于是人头井便改名为龙头井。原来的古庙也改为祭祀龙王的庙,香火大盛。其实,井中哪有什么龙头,而是庙殿上的鸱吻倒映在井水里,形成龙头而已。有的 *** 根据出土墓志进行研究,认为龙头井这个地名是由龙道乡演变来的。龙道乡是唐代幽州城北郊的一个地名。唐幽州城大致位于今广安门一带。龙道、龙头,读音相近,所以说龙头井是由龙道乡演变来的,还是较为可信的。这样说来,龙头井这个地名的历史就悠久了。

20、龙头上有龙嘴、龙眼、龙角、龙须。在北京的龙地名中,除了不见龙角以外,还真有龙眼、龙嘴、龙须的地名呢!昌平县高崖口乡小碾村有一常年吐着甜水的泉就叫龙眼泉。门头沟区大峪南不远有一个水库,名字叫龙口水库,口即嘴也。崇文区有名的龙须沟,从天坛以北、以东,向东南流出北京城外。这条龙须沟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大概因为北京城是明清两代的都城,是自命为“真龙天子”的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因此这条河道也就有了龙须沟的美名。解放前,这是一条污物漂流、蚊蝇孳生的臭水沟。解放以后,立即进行彻底整治,变成一条清水沟,人民艺术家老舍以此沟的变化为题材,写下了著名的《龙须沟》剧本,后拍成 *** 。虽然现在的龙须沟改造成地下暗河,但位于其上和两侧新建的街道和居住区却仍沿用它的名字命名,如龙须沟路、龙须沟北里等等。

21、龙头长在龙身上,北京的龙地名中,与龙身有关的就是龙背村、龙骨山。龙背村位于海淀区的西北部,西依金山,因山势颇似龙背,村名由此而得。龙骨山是中外驰名的一座山,在房山区周口店西。因山上盛产中 *** 龙骨而得名。这些龙骨是怎么来的呢?大家都知道,大约在五、六十万年前,在这座小山上的天然洞 *** ,居住着一种原始人类,这就是“北京人”、在距今大约十万年前,这里又有新洞人生活。在距今约18000年前,山顶洞 *** 生活在这座山顶部的洞 *** 。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都是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他们死了以后 *** 骨存留在洞穴中变为化石。同时,他们捕杀的大量的动物骨骼也在洞穴中堆积起来,变成化石。由于古人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将这些化石误认为龙骨遗骸。它是一种名贵的 *** 材。因为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在山上的洞穴中生活居住的时间很长,有几十万年之久,因此这座山上出产的龙骨就很多,人们就称这座山为龙骨山。从本世纪二十年代首次发现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之后,龙骨山便中外驰名。因为它是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的故乡,是研究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的科学基地。

22、大家都知道龙有四只龙爪。但北京的龙地名中,只有两个与龙爪有关,一个是宣武区的龙爪槐胡同,在陶然亭公园西边,一个是朝阳区的龙爪树,在小红门北,这两个龙地名的由来,显然与树形有关,也就是说,龙爪槐胡同曾生长着形似龙爪的槐树,而龙爪树村生长的是什么树,单从地名上看不出来,想必也应该是槐树。因为倒垂槐的树形的确像龙爪。

23、既然北京的龙地名中有龙头、龙口、龙眼、龙须、龙骨、龙背、龙爪,这不正是一条地名龙吗?

24、说到这里,大家或许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的龙地名这么多呢?这还得从“龙”字的含义中去找 *** 。

25、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生活在大海、江河或深渊巨潭中,能兴云作雨,造福人类,所以人们都崇拜它,迷信它。哪里有深潭碧水,人们就称之为“龙潭”。哪里有旺盛的泉水人们就视为“龙泉”。哪里有深涧峡谷之出口处,人们就命名为“龙门”。哪里经常发生河水泛滥,人们就在附近修建龙王庙,祈求龙 *** 攘灾保佑。这是北京龙地名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26、另一方面,正是因为龙神气,也就成为封建皇帝的象征。过去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后代称作“龙子龙孙”。因此,与封建皇帝有关的一些地物也往往以“龙”字来命名。例如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园内昆明湖中的小岛就叫龙王庙。昆明湖东边的水闸称为二龙闸。昆明湖西北的拱形桥就叫做青龙桥。又如明十三陵大宫门外两侧有两座小山,如同哼哈二将守卫着陵区东南大门,这东西两座小山就被命名为凤山、龙山。南苑是明清两代的皇家苑囿,是 *** 皇帝打猎游乐的地方,所以发源于苑内或附近的南北两条河,就分别命名为龙河和凤河。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为北京自辽代建为陪都以后,金元明清四朝都建都于此,所以北京的龙地名就比其它地方更多、更集中。

27、上面谈到的这些龙的地名,可以组成一条“地名龙”。这条龙虽然长得畸形,有两个龙头,两条龙须,一只龙眼,一条龙背,一架龙骨,两只龙爪,但它却本领非凡,神通广大,它的本领和神通也都是由龙地名显现出来的。首先它能变幻许多颜色,是一条变色龙。有时为白色,卧居密云县白龙潭内。有时为黑色,潜藏于密云黑龙潭中。有时为 *** ,在石景山区的黄龙潭中,兴风作浪。有时青色,在石景山区青龙潭内聚云化雨。有时又变为红色,在延庆县有红龙潭。有时还变为金色,故平谷县有金龙殿。尽管北京的地名龙颜色多变,但还是以黑白两色为主。因此,北京的白龙潭、黑龙潭也颇有名气。白龙潭已选定为北京的新十六景之一。在这里就不多费口舌了,着重向大家介绍一下黑龙潭吧!黑龙潭位于密云县石城子乡西北,这里是一条长四公里的峡谷,原名叫古楼峪,据传说,古时候白龙和黑龙是一对兄弟,都住在白龙潭内。长大分家时, *** 格憨厚的哥哥黑龙主动把白龙潭这个好地方让给弟弟白龙,只身来到古楼峪。那时古楼峪没有滴水寸草,荒山秃岭,黑龙便没白没黑地挑水栽草。大西山上的云蒙老祖见这小伙子又憨厚又勤劳,就送他一条银带,十八颗宝珠,这银带就是古楼峪河,虽然只有二十里长,但落差八百多米,一路上迭水成十多个深潭,就像是一串宝珠。黑龙潭是其中的一颗。这里有著名一景叫“龙劈石”,是两块各有一间房大的巨石,中间是齐刷刷的一条长4米、宽70厘米的天然渠道。这两块巨石本是一整块石头,只因有一年发大水,黑龙乘水下山,被这块巨石挡住了去路,愤怒的黑龙借助闪电的威力,扬爪一劈,地动山摇,将其一分为二,形成一大奇景。

28、北京的地名龙不仅是一条变幻颜色的龙,还是一条变形龙。有时它倦游归来,静卧不动,而成卧龙,门头沟区永定乡有卧龙岗村。当地传说:村西南的山冈是一条石龙的头,龙尾在戒台寺,龙头紧傍永定河,活象石龙伸头到永定河中喝水,人们便称这山冈为卧龙岗,村则以山冈得名。有时它又十分活跃,腾飞升空,故东城区南池子大街路西有飞龙桥胡同,该胡同以桥得名,原来附近有一座明代修建的石桥叫飞虹桥,清代改名为飞龙桥。桥是用汉白玉筑成,造形优美,独具匠心,桥栏上雕有狮、龙、蛙、鱼、虾、海兽等,并刻有水波纹饰图案。桥南北两头有飞虹牌坊,东西两侧有天光亭、云影亭;桥北有假山,山下有秀洞,山上建有乾运殿,殿两旁有凌虚亭、御风亭等等,真像一幅山水画佳作。可惜这优美的景观,今天无法看到了,只有这飞龙桥胡同给人以无限遐想。有时它又蟠蜷一团,化作石景山区的蟠龙山。如今山上层林密布,郁郁葱葱,山下蕴藏着丰富的磨石、页岩等资源,著名的法海寺就隐处在蟠龙山东南山腰。寺中明代壁画是罕见的艺术珍品,已列入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9、北京的地名龙具有分身的法术,少则一分为二,多则一分为九。一分为二时变成二龙闸、二龙路、二龙岗等地名。二龙闸在颐和园东墙下,是昆明湖的两个出水闸口,因雕有两个龙头,故名二龙闸,附近的村庄也就叫二龙闸村。二龙路在西城区中部,据传明末清初时,今太平桥以东,辟才胡同以南,大 *** 以北都是水坑洼地,清朝中期陆续修建房屋,其中有郑王府和 *** 佛堂。因而水坑逐渐缩小,俗称二龙坑。 *** 时填坑修路,遂名二龙路。一分为九化为九龙山。九龙山在门头沟,它属太行山山脉,山岭两侧各有四条山脊蜿蜒而去,犹如八条巨龙相背而卧。而另一条“龙”则顺山岭而下,直伸到永定河边。九龙山下储藏着丰富的煤层。1962年,国家在这里建立了九龙山林场,现已发展到近万亩林区。另外在朝阳区左安门外化工路西口,另有一座九龙山,据《宸垣识略》记载:“九龙山在南顶永胜桥北岸,乾隆间疏浚凉水河之土堆成。自西至东约长三里,高二、三丈不等。委蜿起伏宛如游龙。环植桃柳万株。”这座九龙山则是人工堆积而成的。现已不存在了。

30、北京的地名龙还有凿石劈山之神功,为人们创造了优美的风景区,龙庆峡、龙门涧就是两个例子。先说龙庆峡吧,到过延庆县龙庆峡的 *** 可以领略到被人们誉为北京的“小漓江”的风光。龙庆峡水库高耸的大坝相连着两座山,其宽有四五十米,大坝犹如一把白色的巨锁把龙锁住了。登上大坝俯瞰北面,墨绿色的水面倒影着山峦和白云。东西的两座山,峭壁直立,象刀切似的,足有几十丈高,“龙庆峡”可能由此峡而得名。当你划船而渡,大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水似飘罗带,曲曲弯弯,山不转水转,仿佛永无尽头,每转一山就是一景。那千姿百态的山和石,有的像出鞘的剑,有的像举起的大锤,有的像昂首的虎,有的像扭着头的象……因此人们根据它们的形状取名为“震山 *** ”、“鸡冠子山”、“金缸山”等等。龙门涧位于门头沟区清水乡燕家台西北侧。有长江三峡之峻拔,桂林山水之秀美,又有匡庐之飞瀑,黄山之叠泉。因此人们以“燕京小三峡”、“京西小桂林”、“大自然中的山水盆景”等赞语赞美龙门涧。百听不如一见,还是待你游龙门涧时,再观看那里的风光吧。

31、为什么北京的地名龙有这么大的神通呢!因为它有一件法宝,藏在房山区的一个山沟里,这条山沟就是龙宝峪。

32、北京的“地名龙”还是一个恋爱能手呢!它曾与老虎相恋,昌平县 *** 台就是他们谈情说爱的地方。大概因为老虎太凶猛,龙终于抛弃了它,又选择了凤。龙凤这对情侣几乎形影不离,他们时而在明十三陵约会,故十三陵东山口外有龙山、凤山。时而又在大兴县的田野里奔驰,故大兴县有龙河、凤河。经过热恋之后,它们又结成夫妻,在宣武区法源寺附近的“龙凤里”安了家,过上美满幸福的生活。

33、龙口,龙门,九龙坡,龙海,龙山区,龙山,龙湖区,龙南县,龙潭区,黄龙洞,龙塔,龙顶,龙井市,龙泉市,龙海市,黑龙江省,神龙岛,龙安区,龙州县。

34、回答者:热心网友| 2010-3-7 20:00

35、1。龙口市 [鲁]烟台市 2。龙山区 [吉]辽源市 3。龙山县 [湘]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4。龙川县 [粤]河源市 5。龙门县 [粤]惠州市 6。龙马潭区 [川]泸州市 7。龙安区 [豫]安阳市 8。龙井市 [吉]延边 *** 族自治州 9。龙凤区 [黑]大庆市 10。龙华区 [琼]海口市 11。龙文区 [闽]漳州市 12。龙州县 [桂]崇左市 13。龙江县 [黑]齐齐哈尔市 14。龙岗区 [粤]深圳市龙沙区 15。五龙背辽宁丹东 16。龙川广东 17。龙岩福建

36、海珠区的二龙街道:龙尾导和龙导尾黑龙潭,龙羊峡,龙老桥龙的地名

37、北京带龙的地名很多,粗略的统计一下,就有二百多个。无论城区,还是郊区、县,不分山地还是平原,几乎哪个区县都有龙地名。

38、在北京龙地名中,有的是街巷胡同,如龙头井街、二龙路、上龙巷、龙家胡同等。有的是村镇聚落名,如青龙桥镇、龙湾屯、龙门庄、龙背村等。有的是山名,如龙山、九龙山、蟠龙山、龙骨山等。有的是水名,如大龙河、龙潭湖、白龙潭、龙眼泉等。有的是风景名胜名,如龙庆峡、龙门涧、白龙潭、黑龙潭等。还有的原是寺庙宫观而演变成地名,如龙王庙、龙泉寺、回龙观等。这些带龙字的地名,真是形形 *** 多种多样。类似这些龙地名,还只是正被使用的今地名。另有一些龙地名已被废弃或更改变成历史地名,例如龙庆州便是一个。当时今延庆县在辽金时名缙山县。因元仁宗诞生于县内香水园,所以元仁宗即位后,便将缙山县升格为州,因为过去的皇帝被视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出生和登基当然都是喜庆之事,所以将缙山县名改为龙庆州了。明朝初年,龙庆州被废除,到永乐年间重新在这片土地上设州置县时,便将州名改为隆庆州了。即把“真龙天子”的“龙”改为“兴隆”的隆,因为在明朝 *** 者的眼里,元代帝王决不能是龙,虽然只改了一个字,读音也一样,但意义却完全不同了。到明朝隆庆年间,为避明穆宗年号之讳才将隆庆州改为延庆。元朝的龙庆州这个龙地名虽已变成历史地名,但是它的美名,今又 *** ,又成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的佳名,这就是龙庆峡。

39、如果大家稍加留心,就会发现北京的一些龙地名可以组成一条地名龙。在已消失的龙地名中就有一处地名叫“一条龙”,那是现在崇文区的山涧口街。虽然一条龙不复存在,但许多的龙地名中还可组成今天的一条龙。北京现有龙地名中哪些可以组成一条龙呢?

40、首先是龙头。大兴县礼贤乡有个村庄,相传是明朝建立的,名字就叫“龙头”,这个村名是怎么来的呢?原来这个庄的北面有一道沙岗,是历史上永定河泛滥淤积而成的。这道沙岗高四、五米,占地十余亩,横卧如龙,人称“龙身”。后来在沙岗前建了一座庙,庙前有两个泉,如同龙眼。由这个庙演变成村庄,就取了“龙头”这个名字。另外,西城区有一条西北东南向的斜街,名字就叫龙头井街。据说这条街原来有一眼水井,叫“人头井”,井的附近有座古庙,香火不太旺盛。清朝时有一年大旱,滴水如金,但人头井的水却一直很旺。有一天有人来井上提水,见井里有一个龙头在晃动着,好像正在吐水,消息传开,人们争相观看,于是人头井便改名为龙头井。原来的古庙也改为祭祀龙王的庙,香火大盛。其实,井中哪有什么龙头,而是庙殿上的鸱吻倒映在井水里,形成龙头而已。有的 *** 根据出土墓志进行研究,认为龙头井这个地名是由龙道乡演变来的。龙道乡是唐代幽州城北郊的一个地名。唐幽州城大致位于今广安门一带。龙道、龙头,读音相近,所以说龙头井是由龙道乡演变来的,还是较为可信的。这样说来,龙头井这个地名的历史就悠久了。

41、龙头上有龙嘴、龙眼、龙角、龙须。在北京的龙地名中,除了不见龙角以外,还真有龙眼、龙嘴、龙须的地名呢!昌平县高崖口乡小碾村有一常年吐着甜水的泉就叫龙眼泉。门头沟区大峪南不远有一个水库,名字叫龙口水库,口即嘴也。崇文区有名的龙须沟,从天坛以北、以东,向东南流出北京城外。这条龙须沟很可能是古代高梁河下游故道。大概因为北京城是明清两代的都城,是自命为“真龙天子”的皇帝生活居住的地方,因此这条河道也就有了龙须沟的美名。解放前,这是一条污物漂流、蚊蝇孳生的臭水沟。解放以后,立即进行彻底整治,变成一条清水沟,人民艺术家老舍以此沟的变化为题材,写下了著名的《龙须沟》剧本,后拍成 *** 。虽然现在的龙须沟改造成地下暗河,但位于其上和两侧新建的街道和居住区却仍沿用它的名字命名,如龙须沟路、龙须沟北里等等。

42、龙头长在龙身上,北京的龙地名中,与龙身有关的就是龙背村、龙骨山。龙背村位于海淀区的西北部,西依金山,因山势颇似龙背,村名由此而得。龙骨山是中外驰名的一座山,在房山区周口店西。因山上盛产中 *** 龙骨而得名。这些龙骨是怎么来的呢?大家都知道,大约在五、六十万年前,在这座小山上的天然洞 *** ,居住着一种原始人类,这就是“北京人”、在距今大约十万年前,这里又有新洞人生活。在距今约18000年前,山顶洞 *** 生活在这座山顶部的洞 *** 。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都是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类。他们死了以后 *** 骨存留在洞穴中变为化石。同时,他们捕杀的大量的动物骨骼也在洞穴中堆积起来,变成化石。由于古人缺乏必要的科学知识,将这些化石误认为龙骨遗骸。它是一种名贵的 *** 材。因为从北京人到山顶洞人,在山上的洞穴中生活居住的时间很长,有几十万年之久,因此这座山上出产的龙骨就很多,人们就称这座山为龙骨山。从本世纪二十年代首次发现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之后,龙骨山便中外驰名。因为它是北京人、新洞人、山顶洞人的故乡,是研究古人类和古脊椎动物的科学基地。

43、大家都知道龙有四只龙爪。但北京的龙地名中,只有两个与龙爪有关,一个是宣武区的龙爪槐胡同,在陶然亭公园西边,一个是朝阳区的龙爪树,在小红门北,这两个龙地名的由来,显然与树形有关,也就是说,龙爪槐胡同曾生长着形似龙爪的槐树,而龙爪树村生长的是什么树,单从地名上看不出来,想必也应该是槐树。因为倒垂槐的树形的确像龙爪。

44、既然北京的龙地名中有龙头、龙口、龙眼、龙须、龙骨、龙背、龙爪,这不正是一条地名龙吗?

45、说到这里,大家或许很自然地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北京的龙地名这么多呢?这还得从“龙”字的含义中去找 *** 。

46、龙,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动物,生活在大海、江河或深渊巨潭中,能兴云作雨,造福人类,所以人们都崇拜它,迷信它。哪里有深潭碧水,人们就称之为“龙潭”。哪里有旺盛的泉水人们就视为“龙泉”。哪里有深涧峡谷之出口处,人们就命名为“龙门”。哪里经常发生河水泛滥,人们就在附近修建龙王庙,祈求龙 *** 攘灾保佑。这是北京龙地名多的一个主要原因。

47、另一方面,正是因为龙神气,也就成为封建皇帝的象征。过去皇帝自称为“真龙天子”,皇帝的后代称作“龙子龙孙”。因此,与封建皇帝有关的一些地物也往往以“龙”字来命名。例如颐和园是清代的皇家园林,园内昆明湖中的小岛就叫龙王庙。昆明湖东边的水闸称为二龙闸。昆明湖西北的拱形桥就叫做青龙桥。又如明十三陵大宫门外两侧有两座小山,如同哼哈二将守卫着陵区东南大门,这东西两座小山就被命名为凤山、龙山。南苑是明清两代的皇家苑囿,是 *** 皇帝打猎游乐的地方,所以发源于苑内或附近的南北两条河,就分别命名为龙河和凤河。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为北京自辽代建为陪都以后,金元明清四朝都建都于此,所以北京的龙地名就比其它地方更多、更集中。

二、河源市有几个县和区

河源市有5个县、1个区。截至2021年4月,河源市管辖源城区、东源县、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共五县一区。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河源市的最南端。以老城区为中心,东临河源市紫金县,南临惠州市区惠城区,西临惠州龙门县,北临河源市龙川县、和平县。源城区处于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地区与贫困山区的结合部,总面积361.5平方公里。

截至2011年,源城区辖5个街道:上城街道、东埔街道、新江街道、源西街道、高埔岗街道;2个镇:源南镇、埔前镇。

地处东经114°41′~115°16′,北纬24°5′~24°42′,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上游,粤赣边境的九连山地区。东连龙川县,南邻东源县,西毗连平县,北与江西省定南县、龙南县接壤。和平总面积2310平方公里,略呈“桑叶形”,东西横距53.5公里,南北纵距61公里。

截至2012年末,和平县辖阳明镇、彭寨镇、东水镇、林寨镇、热水镇、大坝镇、上陵镇、下车镇、长塘镇、贝墩镇、古寨镇、礼士镇、公白镇、合水镇、青州镇、浰源镇、优胜镇等17个镇,管理25个居民 *** 会,216个村民 *** 会;下设160个居民小组、3804个村民小组。

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东江和韩江上游,地跨北纬23°5′57″——24°47′03″,东经115°03′13″——115°35′18″之间。东连兴宁、五华,南邻河源,西接和平,北界江西定南、寻乌。全县总面积30 *** 余平方公里,人口绝大多数为汉族,县治设于老隆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龙川县辖25个镇(老隆、四都、黄石、细坳、车田、贝岭、黎咀、上坪、丰稔、赤光、龙母、回龙、田心、铁场、登云、通衢、鹤市、黄布、紫市、佗城、岩镇、新田、附城、义都、麻布岗)。

地处广东省北部,位于北纬24°06'至24°36',东经114°14'至114°56'之间。县境东西长72.4公里,南北宽55.6公里。东与和平县接壤,南与河源市郊区、新丰县相连,西与翁源县毗邻,北与江西省的龙南、全南两县交界。全县总面积2365平方公里。

截至2012年7月5日,连平县辖13个镇:元善镇、上坪镇、内莞镇、陂头镇、溪山镇、隆街镇、田源镇、油溪镇、忠信镇、高莞镇、大湖镇、三角镇、绣缎镇。共有159个村委会、16个居委会。

地处广东省中部,东江中上游。东邻龙川县、梅州市五华县,北接和平县、连平县,南靠河源市区和紫金县,西连惠州市龙门县、韶关市新丰县,是珠江三角洲与粤北山区的结合部,东西长130公里,南北宽66.6公里,面积4070平方公里。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东源县辖20个镇(仙塘镇、灯塔镇、骆湖镇、船塘镇、顺天镇、上莞镇、曾田镇、柳城镇、义合镇、蓝口镇、黄田镇、叶潭镇、黄村镇、康禾镇、锡场镇、新港镇、双江镇、涧头镇、半江镇、新回龙镇)、1个民族乡(漳溪畲族乡)。

龙川县恐龙之乡,河源市恐龙博物馆-第1张图片-

1988年1月7日,中国 *** 批准撤销河源县,设立河源市,辖源城区、郊区、龙川县、紫金县、连平县、和平县。1993年11月8日,中国 *** 批准撤销河源市郊区,改设东源县。

从1996年起该地发掘恐龙蛋化石1万余枚、8具恐龙骨骼化石和168个恐龙脚印化石。2005年4月10日,正式获得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层与古生物研究中心授予“中华恐龙之乡”称号。

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期间,6月8日11时,河源临江镇联新村内涝,消防车到场发现路面积水最深处已达1.2米,水流湍急,村庄道路和农田被水淹没,一片 *** 。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标签: 龙川县 河源市 恐龙 博物馆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