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边的鱼米之乡 为什么长江被称为鱼米之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23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长江边的鱼米之乡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长江边的鱼米之乡的知识,包括为什么长江被称为鱼米之乡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鱼米之乡是哪里
  2. 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3. 为何称长江中下游为鱼米之乡
  4. “鱼米之乡”是指哪
  5. 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鱼米之乡是说哪里
  6. 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7. 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一、鱼米之乡是哪里

1、中国的"鱼米之乡"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这片地区因其东部受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气候湿润,物产富饶,被誉为"水乡泽国"。该平原位于长江三峡以东,涵盖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等七个省份,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长江中下游平原东西绵延约1000公里,南北宽100至400公里,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等六大平原组成,海拔一般在5至100米之间,以50米以下居多,年均温14至18℃,年降水量1000至1500毫米。

2、这片平原的形成与地质构造运动紧密相关,经历了燕山运动后的断陷盆地,经长江冲积塑造而成。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平原边缘地区地壳微升,形成红土岗丘,而中部和沿海地区则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中国的主要粮、油、棉生产地,同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天然水系和人工河渠交织,使其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更大的区域,也是淡水湖分布最为集中的地方,如鄱阳湖和洞庭湖等。

3、综上所述,鱼米之乡——长江中下游平原,不仅是丰富的农业区,还是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优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资源,支撑着中国的经济发展。

二、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1.长江中下游平原,被誉为“鱼米之乡”,其地理位置主要位于中国的第三季七平原丘陵地区,气候湿润,热量充足,河湖众多,这些都有利于水稻的种植和淡水渔业的发展。

2.该地区的天然水系纵横交错,为淡水渔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使其成为中国淡水鱼的主要产地之一。

3.长江中下游平原,也称江淮平原,涵盖了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因其丰富的水资源而有“水乡泽国”的美誉。这里是中国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拥有钢铁、机械、电力、纺织和化学等多种重要工业。

4.交通方面,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陆交通十分发达,为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便捷的物流条件。

5.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期间形成的一系列断陷盆地,经过长江的长期冲积和贯连,逐渐形成了今日的长江中下游平原。

6.新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平原的边缘地带出现了白垩系至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的微微抬升,而流水冲刷作用则形成了高度在20至30米之间的红土岗丘。相对地,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持续下沉,形成了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三、为何称长江中下游为鱼米之乡

1.长江中下游平原被誉为“鱼米之乡”,因为它是我国更大的稻米和淡水鱼产地。

2.该平原位于西陵峡东端至海滨之间,涵盖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六省和上海市,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等组成,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

3.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处 *** 带,气候温暖湿润,冬季温和,夏季高温,农作物可实现一年两熟甚至三熟。

4.平原年降水量丰富,夏初常有“梅雨”,对水稻生长极为有利。

5.这里的土地主要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泥沙堆积而成,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开发历史悠久,以水田为主的耕地种植双季稻,产量全国领先。

6.长江中下游平原湖泊众多,水道密布,构成稠密的水道网,是淡水鱼繁殖和生长的优良环境。

7.这一地区水流速度适宜,为青、草、鲢、鳙等淡水鱼提供了理想的产卵地,同时也是鱼类食物的来源,鱼虾产量丰富,尤其是江苏、湖北两地的淡水鱼产量更大。

四、“鱼米之乡”是指哪

1、长江中下游平原,常被称为“鱼米之乡”,因其丰富的物产和湿润的气候而闻名。这片带状平原横跨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七个省市,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拥有发达的水陆交通 *** 。

2、该平原西起巫山东麓,东至黄海和东海沿岸,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的沿江平原。总面积约20万平方千米,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平原等六个部分组成。平原海拔大多在50米以下,年均温和年降水量适中,适宜农业发展。

3、地质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经过燕山运动产生的断陷盆地,经过长江的切割和冲积作用形成。新构造运动导致平原边缘的红层和红土层微微上升,形成红土岗丘,而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4、作为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其天然水系和人工河渠构成了中国河网密度更大的地区。同时,这里也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鄱阳湖、洞庭湖等著名淡水湖就位于此。

五、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的原因 鱼米之乡是说哪里

原因:1、长江中下游地势平坦,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2、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丰沛,适合种植水稻;3、长江中下游地区 *** 了著名的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等淡水湖,其淡水渔业发达,是我国淡水鱼的主要产地;4、早期大规模水稻种植业与渔业也是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进行的。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居中国南北和东西交通网的枢纽地带,水陆交通发达;长江贯穿中部,成为一条东西向的水运大动脉,加上其众多支流,构成一庞大水道交通运输网。

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域内的淡水湖泊众多,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约2万平方千米,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0%。两湖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最多的地方。

六、为什么长江三角洲地区被称为“鱼米之乡”

“鱼米之乡”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区,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因为长江中下游平原区内稻、麦、棉、麻、丝、油、水产等产量居中国前列,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1、长江三角洲是长江入海之前的冲积平原,中国之一大经济区, *** *** *** 的中国综合实力最强的经济中心、亚太地区重要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中国率先跻身世界级城市群的地区。

2、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指中国长江三峡以东的中下游沿岸带状平原,为中国三大平原之一,地跨中国鄂、湘、赣、皖、苏、浙、沪等7省市。

1、长江三角洲基底为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喜马拉雅构造运动中断沉降。第四纪新构造运动中,地壳和海平面频繁升降,最后一次大海侵结束后,长江携带的泥沙不断沉积,开始在江口发育三角洲。

2、长江三角洲的地理顶点在江苏省仪征市真州镇附近。在六七 *** 以前,是一个三角形港湾,长江河口好似一只向东张口的喇叭,水面辽阔,潮汐作用显著。

3、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形成现今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整体。

4、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更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鱼米之乡百度百科_长江三角洲

七、什么被称为鱼米之乡

1、鱼米之乡并不特指某一个城市,而指的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平原,包括上海、武汉、南京、长沙、杭州等城市。

长江边的鱼米之乡 为什么长江被称为鱼米之乡-第1张图片-

2、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扬子准地台褶皱断拗带内,燕山运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后经长江切通、贯连和冲积后,而形成。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平原边缘白垩系―第三系红层和第四纪红土层微微掀升,经流水冲切,成为相对高度20~30米的红土岗丘,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则继续下降形成泛滥平原和滨海平原。

3、长江中下游平原是中国重要的粮、油、棉生产基地,亦为中国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中国河网密度更大地区。同时该区是中国淡水湖群分布最集中地区,著名淡水湖有鄱阳湖、洞庭湖等。长江中下游平原大部分属北 *** 带,小部分属中 *** 带北缘。年均温14~18℃,最冷月均温0~5.5℃,绝对更低气温-10~-20℃,最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270天。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1000~1500毫米,季节分配较均,但有“伏旱”。无霜期210~270天,10℃以上活动积温达4500~5000℃。

长江边的鱼米之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为什么长江被称为鱼米之乡、长江边的鱼米之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鱼米之乡 长江 称为 为什么 边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