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之乡由来 铜鼓的介绍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铜鼓之乡由来,以及铜鼓的介绍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江西省铜鼓县的由来
  2. 【涨知识】家乡贵州黔东南各县地名的来由
  3. 古代的铜鼓县永宁马土凹现在属于什么名称

一、江西省铜鼓县的由来

铜鼓县地处赣西北边陲,修河上游,介于东径114°05′至114°44′,北纬28°22′至28°50′之间。因城东有一巨石色如铜,形似鼓,击之有声,故名铜鼓。东邻宜丰县,南接万载县,西介湖南省浏阳县(市)、平江县,北连修水县。地形西宽东窄,略呈三角形。总面积154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87%,丘陵盆地占13%,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20座,属典型的山区。全县人口14万,辖6镇3乡4个国有林场,是典型的地广人稀山区县。

铜鼓是绿色之城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7.4%,居江西省之首。境内有江西南方红豆杉森林公园,面积达4762公顷,公园内有南方红豆杉20多万株,被誉为“南方红豆杉之乡”;有天柱峰国家级森林公园,总面积1万多公顷,公园内拥有国家珍稀保护动物22种,被誉为“江南生物世界”;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我县9.2万亩,占全部面积的53.5%[1],森林覆盖率高达93.8%,是长江中游地区鄱阳湖、洞庭湖和江汉三大平原之间的重要“生态孤岛”。铜鼓年均气温16.2度,是理想的“避暑胜地”;空气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负氧离子含量达7万个/cm3,被誉为“天然氧吧”。

铜鼓是福临之地 1 *** 7年9月, *** *** 在铜鼓亲自领导和发动了举世闻名的秋收 *** ,铜鼓是秋收 *** 前委所在地和指挥中心。 *** 战争年代,铜鼓有2.8万多人为 *** 英勇牺牲,其中在册烈士1.8万多人,占江西省在册烈士的7%。 *** *** 在来铜鼓领导秋收 *** 途中,不料被民团巡逻查防队抓获,他凭借机智,巧施妙计,在此成功摆脱敌人的搜捕,留下了“脚踏两省地,四元定乾坤”的传奇经历,铜鼓也因此成为一代伟人“逢凶化吉、 *** 呈祥”的福地。目前,该县正在着手以 *** *** 化险福地为龙头,打造“中国红色福地”。

铜鼓是客家之乡全县人口的70%为客家人,是赣西北客家人聚居中心。铜鼓客家文化源远流长,民风民俗别具一格。美味独特的客家饮食、古朴典雅的客家民居、崇文尚武的客家民风独具特色;甜美动听的客家山歌还被《中 *** 间歌曲集成》誉为更具有 *** *** 的歌神,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近年来,铜鼓县坚持走“生态立县、工业富县、科教强县、旅游兴县、 *** 活县”的发展道路,扩大对外 *** ,整合各类资源,大力发展具有铜鼓特色的生态经济,实现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涨知识】家乡贵州黔东南各县地名的来由

1、凯里市:1958年以炉山、雷山、丹寨、麻江四县析置(另说由四县合并),1983年设市,市沿县名,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因县治驻地凯里镇得名,系苗语kali音译,又作凯黎、凯离,意为开垦田地

2、镇远县:1913年镇远府废府存镇远县,县名为寄意地名,取定安远方之意;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县南有镇 *** ,一名镇南江,故名;一说取镇服边远地区少数民族之意

3、黄平县:1913年由黄平州改设,因田地平衍,土质为 *** ,故名;另说因境内黄平江得名;据《郡县释名》:贵州山箐 *** 天,独黄平田壤平夷,颇似江南,故称黄平

4、施秉县:明正统九年(1444)由施秉长官司改设,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境内有巴施山和秉水(秉溪),取山水之名

5、三穗县:1913年设邛水县,1 *** 6年更名灵山县,1 *** 8年由灵山县改现名,因这一年当地有一禾三穗的喜庆得名;另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相传县城附近稻田中,一株水稻并出三穗故名

6、岑巩县:1913年思州府直辖地改设思县,1930年改现名,因岑巩山为名,据《岑巩县志》:以城西120里有岑巩山为县治主脉,寻改思县为岑巩县;岑巩侗语意为大山里,又说岑为山,巩为这个山的名称

7、天柱县: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设县,以城北柱石山(石柱山、石柱岩)石柱擎天得名,据《镇远府志》:在天柱县北十五里有一山,上有石如柱,此天柱所由名也

8、锦屏县:清雍正五年(1727)由铜鼓卫始设锦屏县,因县城东南有锦屏山得名,据《中国地名辞源》因锦屏山得名;道光十二年(1832)撤县改设开泰县锦屏县丞,1913年开泰县移驻锦屏并改现名

9、剑河县:1912年清江撤厅设县,因县境多为今清水江流域,取其江水清澈之意;1914年因与江苏、江西两省清江县重名改现名,县境清水江古称剑河得名,剑河系苗族语音,为雄俄转音,是苗族古民族名

10、台江县:1941年改台拱县置,因设县时将丹江县部分并入(1943年划出),据《中国地名辞源》:由台拱县、丹江县各取一字为名;台拱苗语叫taiqog,与汉语相近的字是 *** 宫,相传这里的村民早先是从高城的交宫、南宫等村寨 *** 来的,为了纪念故地,故名

11、黎平县:1913年由黎平府改设,因四周是低山,中间有田坝,侗语称坪为bin,汉语写作坪,黎平指居住在四周有小山且中间是平坝的地方

12、榕江县:1913年由古州厅改设,因榕江(溶江、容江、都柳江)而得名,据《中国地名由来词典》:榕江以多榕树得名,以榕树与江水得其名

13、从江县:明正统七年(1442)福禄永从长官司改设永从县,取永远服从之意;1913年下江厅改下江县,以在榕江下游得名;1941年由永从县、下江县合并,据《中国地名辞源》:各取一字置从江县

14、雷山县:1943年丹寨县、台江县析置雷山设治局;1949年改设雷山县,以其境内雷公山(黄阳山)得名,苗族人民把雷公坪和雷公山叫方¯ *** ;、别勒,意为雷公居住的地方,故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是山苗语名为Fangbhob,fangb意为家乡,hob意为云雾或雷公,意即云雾的家乡,因山上总是雾濛濛的得名

15、麻江县:元至元年间设麻峡县,明弘治七年(1494)改麻哈州,1913年废州置麻哈县1930年由麻哈县改现名,以清水江支流麻哈江流贯县境得名,另说麻哈、麻峡是木佬人的语言,历史上为其世居地,具体含义有 *** 证,据传说因安抚司故地东有麻哈湾,南有抵麻,西南有广麻,并有麻喇等寨得名

16、丹寨县:1913年八寨厅改设八寨县,八寨为苗族语言音译,清雍正八年(1730)建土城于今城东老八寨,因附近的八个寨环绕得名,丹江是苗族语言的音译,汉语写作宰兄或宰相,以人名为地名,清同治十一年(1872)丹江厅迁于此而改丹江;1941年由丹江县、八寨县合并,取二县名各一字为名

三、古代的铜鼓县永宁马土凹现在属于什么名称

铜鼓岭,是文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低海拔热带雨林矮林生态 *** 和野生动物。但你知道铜鼓岭这个名字的由来吗?听起来就跟打仗啊,战鼓有关。恩,你猜对了!有史料记载,东汉的伏波大将军在此留下了铜战鼓,被后人发掘出来,由此得名。

《琼州府志》记载:古时“诸獠铸大铜鼓置酒招同类。若仇仇相攻,击鼓诸獠云集,后瘗鼓,于乡人挖得,因以名山方舆志。”这是说古人在岭上挖得诸獠的铜鼓,便以此给山命名。《府志》又载:“鼓为马伏波征交趾所铸。”我国著名戏剧家田汉1962年游览铜鼓岭后作《咏铜鼓岭》诗云:“俯看风吹岭上云,椰浆山果信清芬;伏波去后遗铜鼓,犹对沧溟警寇氛。”诗中的“伏波去后遗铜鼓”句曾作注:汉朝马援(字伏波)大将军征交址时路过该岭,遗下铜鼓,后人挖地得铜鼓,故名铜鼓岭。这是说挖得的铜鼓是汉代马援留下的。两种说法都是“挖得铜鼓”故名之。

铜鼓之乡由来 铜鼓的介绍-第1张图片-

铜鼓岭不仅景观奇秀,而且自然资源丰富,有名贵的檀香木、多种 *** 材和矿产;有珍禽异兽,如猢狲、黄掠、穿山甲、大蟒蛇、山雉等。岭上的鹧鹕茶,为野生茶叶,冲泡色清可口,消滞解荤,能治四时感冒。近海盛产龙虾、 *** 、海胆等。

2、江西铜鼓县,位于赣西北的罗霄山脉,县城所在地永宁镇,永宁河缓缓流过,河旁有一石,色如铜,型似鼓,水击之,闻有鼓声,故名铜...

3、铜鼓,是世界各国古代民族用于军事、祭祀、娱乐的工具。据统计,到目前为止,我国是全世界珍藏古铜鼓最多的国家之一,各级文物机构共收藏了世界各种类型、各个时代的古代铜鼓1300多件。在这些古铜鼓之中,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掘和收藏得最多,约500多面,故广西在国际上又被誉为“古铜鼓之乡”。

不仅如此,我国还是世界上珍藏更大古铜鼓的国家。在广西博物馆存放着一面“铜鼓之王”,这面有云雷纹铜鼓的鼓面直径为165厘米,高67.5厘米35sk *** ,重达300多公斤。另外,全世界最古老的铜鼓也出在我国。据考察,云南的“万家坝铜鼓”,是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座古墓 *** 土的,它距今已有2600多年。铜鼓多由青铜铸成,鼓身和鼓面饰有各种精致的图案和花纹,是考古和历史学家研究古代民族的 *** 、经济、军事、文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

OK,关于铜鼓之乡由来和铜鼓的介绍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铜鼓 由来 介绍 鼓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