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之乡 宜兴 无锡籍院士一览表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6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院士之乡 宜兴,以及无锡籍院士一览表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宜兴的“院士县”从古至今出过多少大人物
  2. 宜兴有哪些名人
  3. 宜兴被称为什么

一、宜兴的“院士县”从古至今出过多少大人物

1、提及江苏人们首先会想到南京、昆山这些标志 *** 城市,江南自古便是灵秀之地,山清水秀,风景如画。

2、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家,物华天宝的江南小镇也向来人杰地灵,而独秀于江南的自当首指宜兴。

3、“中国之一院士县”是外界赋予宜兴的美誉,诚然,宜兴人才辈出,古今贤秀,灿若繁星,巨擘文豪层出不穷。

4、如今更是人文荟萃,这里孕育了众多名人名士,他们见证了国家的沧桑巨变。

5、东隔具区,西接溧阳,南抵长兴,北临常州,宜兴古称荆邑又称阳羡,地处江苏省的西南角,依山傍水,气候适宜,历来皆为文人志士所钟爱。

院士之乡 宜兴 无锡籍院士一览表-第1张图片-

6、古人有诗赞之曰:“胜地古阳羡,清才今长官。”古来圣贤人人赞颂的宜兴不仅风景秀丽,更是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

7、宜兴人才频生与当地崇尚教育的历史传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当地著名的景点东坡书院与大文豪苏轼还有一段渊源。

8、相传苏轼因 *** 斗争遭贬谪,途径宜兴便被这里的风土人情所感染,索 *** 上书宋徽宗,请求辞官在此归隐,皇帝因赏识苏轼的才华便同意了他的所求。

9、就此苏轼在宜兴开始了怡然自得的退休生活,但凭借他的才情自然吸引了众多文人学子前来求学问经。第二年当地便建了一栋东坡学院,足可见的当地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10、宜兴被人称为“文人不敢放肆之地”,这个称呼可不是浪得虚名的,古时宜兴共出过4位状元、10位宰相、385位进士!

11、这样庞大的知识分子团体不由得令人惊叹,有人戏称宜兴是“龙脉福地”,当然这样的说法有一定的迷信色彩,但这也为宜兴披上了一件神秘的外衣。

12、宜兴历来精英荟萃,古时文人雅士多汇聚于此,探讨经学,近现代以来这里更是人才辈出。

13、“院士之县”“教授之乡”诸多美誉成为了宜兴的代名词,“一门七博士”“父子兄妹皆教授”等富有传奇意味的事迹更是大大提高了宜兴的知名度。

14、如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名校校长、中科院院士都出于此地。物理学家周培源先生便是宜兴人,作为“两弹一星”元老级人物,也是北京大学校长。

15、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唐西、唐立父子,还有著名国画 *** 徐悲鸿,他们都来自这座小小的县城,迄今为止这里共走出26位院士,数百位大学校长和数万名教授。

16、短短几十年中,这里诞生了诸多学术界的人才,宜兴无疑成为世人眼中的“人才培养基地”。

17、院士 *** 着某一行业的资深专家,只有在科研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才有资格被提名参与 *** ,可见其难得。

18、而宜兴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县城,为国家培养了26位院士,为国家建设提供了一个智囊团,“中国之一院士县”的称号果真名不虚传。

19、现在宜兴的万丈光芒也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黯淡,昨天的荣誉是激励后人是动力,自小听着前代诸多前辈光荣事迹的宜兴人,自当是愈加自我鞭策。

20、前人的成功更为催人奋进,相信在这片孕育了泱泱人才的土地还会诞生更多的社会各界的人才。

21、自古以来宜兴源源不断地为社会提供了诸多人才。

22、倘若一个地方频频出现天才那势必会引起社会的关注,但是如果是宜兴,那众人便会欣然不语,仿佛宜兴能够诞生优秀人才在社会各界已经成为平常之事,人们是不再为宜兴大量出现人才而好奇了吗?

23、当然不。世人更多地关注的是,宜兴为何能够频频产生人才?

24、当然不乏有一些人将他们的成功归功于风水,他们相信是宜兴的风水好致使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学者生于此。

25、这种说法当然有些道理,宜兴风景宜人,环境优美,气候舒适,自然适合读书研究,但宜兴的传奇必然不会只是因为美丽的景致。

26、如果深入当地探究宜兴教育的成功,会发现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世世代代宜兴人都重视教育事业,崇尚文化的传统已经融入他们血液之中。

27、相信当初文豪苏轼先生也是看到宜兴人严谨的治学态度才愿意留下,与一众向往知识的学子们共同探讨学问。

28、先秦时期,吴楚越三国文化汇集于此,魏晋时期,梁祝传说由此发源。

29、古宜兴人用自己的努力为我们展现了宜兴古老的历史文化底蕴。

30、近代以来,宜兴又积极引进了西方的教育理念“宽进严出”,良好的教育方式为学子们的成才之路奠定了基础。

31、前辈的成就是一个标杆,后人受其影响自然也会忠于科学文化事业的研究,一代代人的口耳相传、教育家们的言传身教。

32、使得在宜兴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治学风气,这种良 *** 的循环衍生了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在人们的潜意识中自然便会主动为了某个目标努力。

33、江南景色宜人,山青水秀,那青烟雾朦、纤风细雨响蓬船的水墨境界。

34、布满芳草青苔的石板路,依山傍水的亭阁,是人们对江南的一贯印象。也正是这样杏花微雨的好景致养育了小镇中人的细腻与聪慧。

35、宜兴的传奇由人们世代谱写而成,走进宜兴,会叹服于这里古老的民俗,走在青石板路上,感受着这座小镇的古朴与赤诚。

36、东坡书院的书香仍氤氲在人们的衣袖间,学堂中尊师重教之风浸润着莘莘学子,求学求知氛围浓郁,文风炽热。

3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38、宜兴向我们展示了他治国兴教,世代传承的地域文化,这片古老又神圣的土地上或许没有震撼世人的瑰丽建筑,但它延续着千百年来的治学精神,已经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

二、宜兴有哪些名人

宜兴的著名历史名人有:周处、 *** 之、蒋捷、卢象升、徐溥、周延儒。近现代名人有:徐悲鸿、吴冠中、周培源、顾景舟。

1、周处,生卒年为236年~297年,是晋朝周处是妇孺皆知的“周处除三害”的主角,是弃恶从善、改过自新、发愤励志、尽忠报国的典型;所撰《阳羡风土记》是中国最早记述地方习俗和风土民情的著作之一。

2、 *** 之,生卒年为484年~539年,是南北朝时将军,为一代名将。

3、蒋捷,生卒年为1245年-1301年,是宋末元初词人,宋末四大家之一。

4、卢象升,生卒年为1600年~1639年,是明代末著名抗清将领。

5、徐溥,生卒年为1428年~1499年,是入阁为相12年,政绩卓著,为一代贤相。

6、周延儒,生卒年为1593年~1 *** 4年,是1613年(明万历四十一年)连中两元(会元、状元),后二度为相。

1、徐悲鸿,生卒年为 *** 5年~1953年,是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杰出的画家和美术教育家。

2、吴冠中,生卒年为1919年~2010年,是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

3、周培源,生卒年为1902年~1993年,是著名流体力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4、顾景舟,生卒年为1915年~1996年,宜兴紫砂名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 *** 。被海内外誉为“壶艺泰斗”。

1、宜兴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古代曾出进士548人,其中状元4人、榜眼5人、探花1人;任宰相(或相当职务)的10人。

2、现代更是人文荟萃。宜兴被誉为“教授之乡”,有宜兴籍大学校长100多位。其中,有 *** 原副 *** 、著名物理学家、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培源,有被称为“一街双星”的原高教部部长、清华大学原校长蒋南翔和 *** 大学原校长虞兆中,有被誉为“双子星座”的孪生兄弟——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原名史绍华)和著名教育家史绍熙。

中国宜兴 *** 门户网站-《宜兴概况》文章

三、宜兴被称为什么

问题一:宜兴被称为什么美称告诉下 1、中国陶都

2、教授之乡(全世界宜兴籍教授有10000余名,其中26名两院院士)。

3、书画之乡(宜兴有徐悲鸿、吴冠中、吴大猷等很多蜚声中外的画师)。

问题二:宜兴的别称宜兴的别称应该叫陶都。古称荆溪邑、阳羡城。宜兴还有雅称“洞天世界”。

问题三:因为宜兴什么所以我们称它为什么因为宜兴盛产陶瓷,所以我们称它为陶都。

问题四:宜兴有哪些美称?陶的古都竹的海洋茶的绿洲洞的世界

问题五:宜兴号称什么城“陶都”,因为盛产紫砂壶。

问题六:古代宜兴又称什么名字宜兴古称“荆邑”,位于江苏省南部,无锡市下辖的县级市。

问题七:为什么陶都被称为宜兴用二三句话回答。世界上只有一把紫砂壶,她的名字叫宜兴。

宜兴陶瓷有五朵金花:均陶、美彩陶、精陶、青瓷、紫砂陶。

问题八:宜兴为什么叫宜兴?在祖国的悠久历史上,有宜兴这个地方名字的记载,也已很久远了。不过那时还不叫宜兴,建置也不都是县级罢了。本文拟对宜兴历代名称的来龙去脉,变迁兴废,作一介绍。

(一)古时候,有很长一段时间,宜兴这个地方的自然地名叫荆溪。这原来是荆溪河的名字,荆溪河又是东溪、西溪、南溪、北溪河的统称。荆溪名称的来历,因溪受金陵、宣、歙之水,绵亘数百里,流入太湖,溪水把上游带来的泥沙,在下游近太湖这段低湿之地,慢慢沉积,成了肥沃的低地。在这块土地上,到处草木繁茂,榛莽弥望,荆棘丛生,古人就把这段溪水,加上一个荆字。以荆名溪,因而谥邑。过去,曾经有人把荆贰解释为青山绿水之乡,或山明水秀之地。其根据因铜官山古称荆南山,溪因所近山而得名,或认为古荆溪地就是指荆南山和溪水的地方,是苍山清溪而得名,这些说法都不如前面说的合理、自然。荆溪,既是溪名,又是自然地名,我们可以说地名是从溪名借用来的。荆南山,就是位于荆溪南面的山,也有借用的成分。这里,地名和山名是溪名的派生;反之如果是山名的派生,那么,溪名就应该是荆北溪,或地名就应叫荆南地了。再从语词学上讲,对青山绿水,山明水秀等,也只能作为对自然地理地貌的形容,而不能作为荆溪二字的解释。在春秋战国时候,荆溪想来相继分属过吴、越、楚等国。吴越相争,吴灭属越;越楚相争,越灭属楚。但荆溪这个名字,却是越楚仍,吴不改。延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秦始皇在公元前二二三年灭掉楚国后,把原属楚国的地方划为楚郡、会稽两郡后,荆溪,也就改为属会稽郡的阳羡县。

(二)秦朝为什么把荆溪改名阳羡?因为荆,是古代楚国的原来国名。《左传.庄公十年》:荆败蔡于莘,《晋书.景帝记》:荆山之璞虽美,不琢不成其宝。这里的荆,都是指楚国。因楚本号荆,当时吴楚一带,一向习惯称楚国为荆国。秦灭楚后,这种习惯还是改不过来。《舆地志》:吴楚间谓荆为楚秦以子楚,改为阳羡。看来这个原因比较可信。至于为何起名阳羡。这又与原来荆溪二字有关。据宜荆县志载:盖荆溪之阴多山,其阳衍沃。即是说:溪南是多山地带,溪北是肥美平坦的田野。《隋书.地理志下》:扬州数郡,川泽沃衍在古文里,沃衍与衍沃,是同一个意思。衍与羡音相同,义相通,这就是阳羡县名的来历。

(三)自秦朝开始,经过汉朝、三国直到晋朝初年,除建置和隶属有过几次变更之外,阳羡这个名称,一直沿用了五百多年。直到晋惠帝永兴元年(公元三O四年),惠帝为表彰周纪三兴义兵之功,才把阳羡县改作为义兴郡。大家知道,在宜兴历史上有个大名鼎鼎、曾经斩蛟射虎除三害的周处,周纪就是周处的儿子。由于晋惠帝的 *** *** ,当时江南一带,屡起叛乱,威胁着晋王朝的 *** 。周纪率领地主武装打败了张昌 *** 军将领石冰,以后又平定了陈敏、钱的叛乱,三定江南。晋惠帝念其功勋......>>

问题九:景德镇以()著称,称为“()”。宜兴出产()闻名被称为()。()建立了中国历史上之一个统一的多景德镇以瓷器著称,被称为瓷都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宜兴 无锡 一览表 院士 士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