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歌曲天凉好个秋,天凉好个秋原唱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天凉好个秋歌词
1、天凉好个秋为鲍正芳原唱歌曲,鲍正芳16岁出道,1976至1979年远赴日本以每年出一张单曲,一共发行四张日语单曲,后来1980年受邀回 *** ,发行个人之一张国语专辑<天凉好个秋>,并演唱了同年同名 *** 主题曲。
2、鲍正芳是 *** 之一代玉女民歌手,当年同期还有沈雁和江玲等,曲风清新自然脱俗纯净。这首歌还被锦绣二重唱于2000年翻唱,收录于专辑《美丽与哀愁》。专辑中收录的歌曲全是二、三十年前令人魂牵梦萦的爱情文艺片主题歌曲。
3、其中包括“天凉好个秋”、“一串心”、“雁儿在林梢”都是江玲、沈雁、凤飞飞的经典作品,在锦绣二重唱清脆纯挣的声音诠释下,更教人心动。
二、天凉好个秋,花开水自流
1、大家好,我是Renee,欢迎您收听新一期的《听流行歌,品古典词》。
2、我们现在听到的歌曲是 *** 女子组合锦绣二重唱过一首校园民谣,名字叫作《天凉好个秋》,这首歌收录在专辑《美丽与哀愁》里,这个专辑收录了许多二、三十年前的爱情文艺片主题歌曲。在这首轻松的民谣里,小姑娘歌唱了风儿、云儿和鸟儿等美好的事物:
3、 “天凉好个秋”,出自宋代豪放派词人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可是你知道吗?辛弃疾在写这首词的时候,心情一点都不像歌里这样轻松愉快。
4、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5、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6、这首词是作者辛弃疾被 *** 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 *** 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的石壁上题写了这首词。
7、在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词的上片,描写少年时代的自己不知愁苦,即便自己的家园沦陷,被金兵侵占,他也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道何为“愁”。就像现在的年轻人效仿偶像,去网红地打卡一样,辛弃疾也效仿前代作家“爱上层楼”,比如“白日依山尽,更上一层楼”的王之涣,比如“无言独上西楼”的李煜,比如“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晏殊,少年时候的辛弃疾爱上层楼,抒发一点所谓“愁情”,其实他是无愁找愁。
8、到了词的下片,着重写自己现在知愁。那时候的辛弃疾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 *** 同心协力,共建恢复大业。谁知道,南宋 *** 对他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他不仅报国无门,而且还落得削职闲居的境地,“一腔奋勇,无处发泄”,其心中的愁闷痛楚显而易见。词中的“而今识尽愁滋味”,这里的“尽”字,是极有概括力的,它包 *** 作者许多复杂的感受,从而完成了整篇词在思想感情上的一大转折。接着,他又连用两句“欲说还休”,采用了仿佛形式,在结构上与上片“爱上层楼”互为呼应。作者过去年轻时无愁而硬要说愁,如今却愁到极点却“欲说还休”。因为在当时投降派把持朝政的情况下,作者是无法直接抒发这种愁怨的,因此欲说还休,转而言及天气,“却道天凉好个秋”。
9、《天凉好个秋》里还有一句歌词“花儿自开水自流”是出自另外一首宋词名篇《一剪梅》。作者是同样生活在南北宋交接时期的著名女词人李清照,在与丈夫分别后,她写了这样一首名篇,表达了对丈夫的思念之情。
10、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11、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12、粉红色的荷花已经凋谢,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席带着秋的凉意。解开绫罗裙,换着便装,独自登上小船。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雁群飞回来时,月光已经洒满了西楼。
13、落花独自地飘零着,水独自地流淌着。我们两个人呀,患着一样的相思,却两地分离,牵动着各自的忧愁。这相思的愁苦实在无法排遣,刚刚离开了微蹙的眉梢,却又隐隐地涌上了心头。
14、作者难过的时候,“月满西楼”,再次印证了古代文人爱上层楼的潮流,她用“花自飘零水自流”抒发愁苦的心情。而在锦绣二重唱的《天凉好个秋》里,却一扫愁绪,变成了“花儿自开水自流”,命运的飘零无助感被唱成了顺其自然,随遇而安的“佛系”风格。
15、我们都知道,“千古之一才女”李清照前半生美满幸福,后半生颠沛流离。这首《一剪梅》是她不幸的开端,之后的《渔家傲》《声声慢》,愁绪越发增长和积深。我们现在正在听的另外一首由《一剪梅》改编的歌曲,是上个世纪90年代女歌手安雯演唱的《月满西楼》,在这首歌里,李清照的婉约愁绪被抒唱得淋漓尽致。
16、好了,今天Renee的分享就到这里,感谢您的收听!再会
三、天凉好个秋 歌词
1、天凉好个秋为鲍正芳原唱歌曲,鲍正芳16岁出道,1976至1979年远赴日本以每年出一张单曲,一共发行四张日语单曲,后来1980年受邀回 *** ,发行个人之一张国语专辑<天凉好个秋>,并演唱了同年同名 *** 主题曲。
2、鲍正芳是 *** 之一代玉女民歌手,当年同期还有沈雁和江玲等,曲风清新自然脱俗纯净。这首歌还被锦绣二重唱于2000年翻唱,收录于专辑《美丽与哀愁》。专辑中收录的歌曲全是二、三十年前令人魂牵梦萦的爱情文艺片主题歌曲。
3、其中包括“天凉好个秋”、“一串心”、“雁儿在林梢”都是江玲、沈雁、凤飞飞的经典作品,在锦绣二重唱清脆纯挣的声音诠释下,更教人心动。
四、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什么意思
1、意思是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出自宋朝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表达了作者当时的愤懑和无奈。
2、全文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3、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4、宋.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5、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6、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7、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
8、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9、此词是辛弃疾被 *** 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 *** 年)间。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
10、眼看国事日非,自己 *** 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11、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五、97年放映的<<天凉好个秋>>电视剧
1、电视歌曲我知道:这首歌来自97年放印的电视剧《天凉好个秋》。一开始是一个苍桑的声音在念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欲斌新词强说愁如今尝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下面是歌词:
2、分离的苦只是让我知道,我爱你到天边。
3、 *** 的泪总是让我懂得,我恋你恋你到永远。
4、皎皎的月那是你我相识,你我相知乘的船。
5、思念的泪点点滴在月里,我想你想你到心田。
6、不敢看天上清冷的月,只怕月清如水今夜难入眠。
7、不敢望枝头凋落的叶,凋落的叶。
六、天凉好个秋歌曲的lrc歌词
似乎有人在你的世界里,想牵你的手,
那份温暖,想要挽留你,共度长日。
"来呀,来呀,让我们相伴,共度春秋。"
"走吧,走吧,尽管总有别离,但总有重逢的一天。"
风儿不知为谁而起,云儿随风而动,
花儿绽放,水自流,这就是秋天的诗篇。
风儿的轻拂,云儿的流转,自然的韵律中,
天凉好个秋,留下的是深深的感慨。
花开花落,岁月如流,而秋天的美,始终如一。
天凉好个秋,歌曲的旋律在耳边回荡...
七、天凉好个秋是什么意思
1、意思是: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2、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4、人年少时不知道忧愁的滋味,喜欢登高远望,喜欢登高远望,为写一首新词无愁而勉强说愁。现在尝尽了忧愁的滋味,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好一个凉爽的秋天啊!
5、《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作。
6、此词通篇言愁,上片描绘出少年涉世未深却故作深沉的情态,下片写出满腹愁苦却无处倾诉的抑郁,通过“少年”时与“而今”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受压抑、遭排挤、报国无门的痛苦之情。
7、全词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构思精巧,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回味无穷。
8、此词是辛弃疾被 *** 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创作时间在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年)至宋光宗绍熙三年(11 *** 年)间。
9、辛弃疾在带湖居住期间,常到博山游览,博山风景优美,他却无心赏玩。眼看国事日非,自己 *** 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